进入六月,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高考了。今年我的小侄儿也是一名高考生,所以对相关的各类信息尤为关注。
不过,关注高考的可不仅仅是考生和家长,高考早就成了各大品牌蹭热点,搞营销的大好机会。不少品牌今年就将高考热点蹭出了新花样,这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必胜客和新东方。
高考期间,美团推出了“高考不慌,跑腿帮忙“的服务。帮考生送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等。这么重要的考试忘记带东西,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跑腿送准考证可能没接几单,但高考期间推出这项服务,不禁让人对美团跑腿服务的贴心、周到、高效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下刷新了对美团跑腿业务的认知。
制造恐惧再给予安全感,是营销常用的路数,美团这一回把这一招用到了点子上,连忘记带准考证这样会遗恨终生的难题,美团都给你兜底,还有啥是跑腿干不了的?用跑腿就是放心!这个热点蹭的很高明。
美团的第二蹭是把一些重要的高考知识点印在小哥的送货的外卖箱上。这个想法同样是品牌宣传的意义大过对考生的实际帮助。设想一下,哪个考生会指望外卖箱来复习功课呢。不过,当考生或者考生家长看到满大街飞奔的高考知识点,一定会心头一热,对美团生出由衷的好感。这一招算是把和考生们的同心共济发挥到了极致。
营销宣传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让看的人能记住一些信息,给品牌的行为点赞并乐意把品牌做的这个事情讲给别人听。把知识点印在外卖箱上,这么接地气又暖心的行为,不仅让应届的考生们觉得美团和自己同呼吸共命运,所有曾经参加过高考的人也都会被触动对高考的深刻记忆。到了公司可能就把这个事情讲给同事听,午餐时间大家顺手用美团点个外卖。
热度蹭的高明的还不止美团。在高考期间,必胜客把名字中的“必胜“用到了极致。应景地推出了“逢考必胜科科会多人餐”、“逢考必胜题题对双人餐”等等吉祥套餐。还有“必胜福袋”、“逢考必胜”开运上上签、孔子老爷爷的动漫图片等等。配套上打折活动,必胜客借助高考的热度,牢牢抓住了考生和家长们的心理,在这个夏天着实火了一把。
营销借势,不但讲究“快”,更要讲究“准”,挖掘到最能让目标群体感到高兴的主题,直接击中他们的“爽点”和“痒点”,并让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说出来,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深刻的。孔子一直是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始祖,用今天互联网的说法就是个大V,让他老人家来为考生送出上上签,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新东方则另辟蹊径,把视线聚焦到了考生家长的身上。要知道,高中三年家长们也是备受折磨,其间的压力和煎熬不亚于考生本人。新东方就发布了一条以家长视角展开的视频,名字叫做《致高考学子们的一封信》。在高考的当天,家长们“离家出走“了,他们去旅行、去放飞、去实现自己多年来被高考压抑的梦想。一人高考,全家休息,你去你的考场,我们也去乘风破浪!视频拍的很感人,新东方借着高考的契机传递新一代父母的价值观: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而家长也要去追求自己的热爱,用尽全力,挥洒自我!这也是新东方一直坚守的信仰。
想象一下家长们看到这条视频时的心情,一定会觉得新东方真是把我们为备战高考所有的辛苦一下子都道尽了!这样的营销传播内容,就很难被忘记,从而对新东方这个品牌又增添了一分好感。
文案女王林桂枝说过,传播真正的终极媒体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大脑。
内容是否能让人记住,取决于在策划这个营销方案的时候到底打算触动他们的哪一条神经:是让他高兴、温暖、感动、惊喜、共鸣、恐慌?让谁来把这些内容说出来才让人真切可信?用什么途径将这些情绪植入到他们的大脑当中?怎样才能让他们不仅看到、听到、接触到,还能牢牢地记住?一个营销策划案必须在源头上把这些问题点都想清楚。上面的三个案例,这几个方面都完全做到了:除了内容紧扣考生和家长的“痛点“和”爽点“外,跑腿利用的是忘带准考证的恐慌,美团借助的是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外卖箱,必胜客借助孔子之口送祝福,新东方则让考生家长自己说出心声。
品牌想要成功借势营销热点,反应要快,内容要准。不一定要有多复杂,但一定要理解人性,传递大众都能接受的观点,即针对目标人群,又符合品牌本身的核心理念。
洞察,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这几个品牌的这波高考借势,我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