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过250篇了

值得庆祝的是,我在简书上发表的各种类型的文章已经过250篇了,“250”是一个可笑的数字,但此时的我感觉“250”这个数字很喜庆。从最初羡慕别人写了几万、几十万的字,还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写到这么多字数,上百篇的文章更是感觉“望尘莫及”,好在我想着写文章是给自己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刻上一些烙印,等过几年回忆起往事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再翻看一下,所以就写下了读过的书的感悟、身边事情的感慨、亲身经历的感叹以及对女儿的教育感想……

1 从书中得来的感悟

“向死而生”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蔡磊的《相信》写的感悟,从那一刻我对“人的使命”有了更深刻、更全新的理解。蔡磊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的决心推动了一个近200年人类都没有突破的绝症药物研发,以及渐冻症数据库平台的搭建成功,这是蔡磊的破釜沉舟,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否则就是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不是所有人都有“相信”的能力,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这就是相信的能力。所以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传蔡磊是装病,根本没有得渐冻症,我想不仅是蔡磊本人,包括被他的故事感动的人都想“相信”这个传言要是真的多好,我们都想让蔡磊好起来,推动并实现渐冻症等疑难杂症的攻克。

“人生海海”是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麦家的《人生海海》写的感悟,有人说:“如果你觉得你的命运是可恨的,你和你的命运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甚至受不了的时候,不妨去看一看《人生海海》。”书中的上校、老保长、爷爷……每个人物都值得品味揣摩,真是百态人生,千种活法。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生活,是一道多解的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

《止学》这本书,我是一边读一边写的,读起来倒是不难,写起来却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好在最后写的顺手了,在最后写的“写完《止学》读后感有感”一文,其实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一个梳理。这是我写的一段话“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再去应用于实践中。在用势卷中,我学会了借势,资源整合,我会链接我身边的不同人的资源, 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坐到一起,拿出各自的资源来整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蹇卷中,我学会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急躁,不能有揠苗助长的心态,要像农夫一样,耐心呵护庄稼,耐心等待,才会有硕果的收获。在情卷中,我学会知足常乐,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在释怨卷中,我明白以德报怨,接纳一切,与自己和解,才是最好的处事原则。在修身卷中,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教养的最大体现……”我明白了文字留存下来的意义。这也是之后我一直没有停止,写作、学习还在继续中,反思还在继续中,顿悟还在继续中,“止”就是不止。

“一本能让人心静下来的书——《人间值得》”,读着恒子奶奶一生的经历,平凡到就好似我们身边的一个奶奶,可她悟出的很多哲理,确实很多人到死还参不透的东西,平凡、简单,而又引人深思,“如何做到平平淡淡地生活?”“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主动改变眼前的困境?”“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没有所谓的理所应当”……

2 身边的事情的感悟

因为职业关系,我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情,有时遇到听到的事情我会自己有些感慨,写出来,也是为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解决提前想一些应对方法。“400米跑被串道了”“加强CT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沟通力有多重要”“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撞坏校门口的升降杆带来的欢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所以别去纠结眼前的这些磕磕绊绊。我有一天和朋友说,人生就是一道难关一道难关的过,不可能说这事完了就一路平坦了。她听完我的话说,对呀,以后我遇事再也不想着赶紧弄完了就好了。多好,自己的感悟也能影响到别人。

“400米跑被串道了”,这是学校春季运动会的一个小插曲,尽管那位老师的成绩最后被取消了,有些可惜,但在规则面前就只能按照规则来说事,谁让你不懂规则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约定俗成的事情就不能被破坏,否则的话就没有公平可言,尤其是竞技赛更要遵守规则。“加强CT造影剂引起的过敏反应”,一个小小的检查,就有可能发生一个意外,所以说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真的无法预见,能做的就是尽早调理自己的身体处于平衡状态。

“为什么要讲求平衡?”很有意义的一个话题。道家的阴阳八卦,其实也讲求的是一个平衡,能量的平衡,这也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和道理,阴与阳之关系,一定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以说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面之分,也可能某一时好的突显,某一时坏的突显,殊途同归最终达到一个平衡,宇宙讲求一个能量平衡,某种势力太强了,一定会有另外一种势力来牵扯,一起达成平衡。健康也是如此,我们也要遵循"平衡的原则”,即使某个人看着很健康,但不见得他的身体状态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对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讲求一个平衡的,父母干涉过多过少,都是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庸》提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就是讲人们在行为和决策中要寻找平衡点,这个至关重要。

“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每个人的战争”,负面情绪是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看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说不定就是一个“导火索”,最终点燃或者发生爆炸。每天被负面情绪包围或者困扰的时候,真是感觉心累,所以首先要让自己强大起来,才不至于被影响,被负面了。我一直用完形教育里的一句话告诉自己,如果你处于巨大的情绪中,感觉自己很情绪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谴责。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可以用正向的方式来面对情绪。我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我自己,我要去宣泄、释放,做一个积极情绪的创造者!

3 亲身经历的感悟

去年五一,父亲的突然离世给我的打击很大,本来打算五一当天要回去的,因为去年五一放假放得蹊跷,就没有买上火车票,但应该是有感应,所以五一那天还是抢到了票,回去了,最终也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记得我和侄儿小宇俩人给父亲写悼文时,想起来曾经写过的“九条命的爸爸”,打开简书,父亲一个鲜活的生命呈现在了我眼前,我想起影响我一生的话“好汉怨自己,赖汉怨别人”,也是爷爷对爸爸说的一句话,之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我都会想到这句话,从自身找原因,不会去抱怨。我又读了爸爸的自传体《悟》,了解了爸爸一生的成长轨迹,一生的遗憾和梦想,一个连医生都评判活不过29岁,却与病魔抗争了一生不放弃的人生。

“你眼中有美好的发现吗?”一文中我讲了和老公的聊天,我和他讲了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的故事。佛印说看苏东坡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苏东坡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他心里有的是牛粪!真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记得当时老公听完这个故事,尽管有些微微触动,但他还是说,那就是有人把什么都想的很美好,所以才会上当受骗,比如女研究生被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卖了。我说“那叫贪,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美好。”美好一定是给周围的人带来愉悦,而不单单是你自己;美好是对心灵的净化和洗涤,把心中的杂念、污垢清除干净;美好就是能够传染、带动周围的人和事业,也变得美好起来。尽管最后也没有聊出个所以然来,但我坚信你心中是美好,你看到的就是美好,用美好触动美好,生命就会带动生命。

“婚姻越位带来的后果”,是同事的经历和我的经历的感悟,我们的人生观,把我们自己硬生生培养成了一个“贤妻良母“,下得了厨房入得了厅堂,里里外外一把好手,陪孩子上课外班,干家务做饭,在工作上也要成为老公的好帮手,习惯成自然,我们所做的都是应当的,我们累不累,也累,也有倦了的时候,但想到孩子想到这个家,我们又活血满满地去忙碌,往往是活着活着没了自己。有一次一位搞心理咨询的老师,看到我说,你一定没有好好爱自己,我当时还疑惑呢,他从哪儿看出来的,有一天自己照镜子,镜子中那个“黄脸皮”不就是天天忙于应付这么多的杂事,怎么有时间爱自己呢。

“机会是留给迫切想要的人的”有感于一个本该有保研机会的学生,因为没有参加我们的夏令营,最终错失了这次机会。机遇更准确的来说可以是昙花一现,如果你抓住了,你就看到了最美的风景,得到你梦寐以求的;如果你抓不到这个机会,那么你将会错过它绽放的美丽时刻,或者说在你的人生岔路口你错失一步。总是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留给有准备人的机会往往是那些努力拼搏的人剩下来的,好的机会都需要你主动去找。

4 对女儿教育感想

和泰泽的点点滴滴,是我最愿意去深究、探讨和感慨的。刚开始还有些畏手畏脚,觉得是不是在炫耀泰泽呢,有一天我翻开之前写的东西,才觉得,我这是给自己给泰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多少年以后,我们可以拿出我写的东西,一起回味,一起欣赏我当时对泰泽教育和泰泽的出色表现,没准儿有一天,我想写一本关于如何把泰泽培养成为那么优秀的人时,这些都是我的素材。

我看着泰泽的成长,是怀着一种激动、骄傲的心情,尽管泰泽有时也会不听话,但是当我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和她沟通时,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情绪稳定了,我会更感觉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是只能看到孩子好的一面,一个鲜活的生命一定是好与不好的并存,我们接纳包容孩子的一切,才是最明智的父母。我也把教育泰泽的心得体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所以说我把泰泽当成了一个“试验品”了,成功的方法我会推广,不成功的我再回炉再炼。

"当女儿拿到一个waitlist时,她做了什么?"我总结了11点有关她在处理waitlist的做法,最终她获得了这个高端夏校的offer,我们还回顾了她获得offer是因为做了哪些,我想这对泰泽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泰泽已经在Pioneer上了有4个月的课,去游学之前已经完成了20多页的英文论文初稿,每周与全世界各地130多名学生一起参加线上学习,是知识的积累、学术的碰撞、能力的提升。

“从女儿的文书中看到她的成长”,泰泽也是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4月份写的主文书还是一团乱麻,毫无头绪和主线可读,6月份的时候已经让我已经热泪盈眶,字里行间感受到孩子的蜕变,从之前语言的稚嫩到现在的成熟。从想法的简单到现在的格局打开,从刚开始的随大流到现在的主动为之,我感慨孩子的努力,更是为她的成长感动,我现在是幸福的陪伴着泰泽,没有一星半点“高中生妈妈”的焦虑之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泰泽是一个很温顺的孩子,一直以来我也怕她在学校背欺负,但好在一直也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在小组活动中,泰泽是干活多的那种孩子,不过她倒不烦这个,烦的是不干活还说三道四邀功的、找借口的, 俗话说,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尽管在组织材料中泰泽也想放弃了,但是最终还是去参加比赛了,可能是因为队长的“不作为”,最后她们只是拿到了参加国际赛事的替补名额,我想队员们全力以赴的冲劲儿应该不是很足,能去参加比赛已经很不错了,这也让泰泽明白组队团队成员的重要性。这次去长白山游学,她们要测一下长白山的水质,泰泽提前知道可能会自由组队,老早就和她认可的几个同学商量好了一起组队,这就是成长。

……

我相信不久我会突破300篇、400篇……生命不止、耕耘不止。随着泰泽8月份开始着手完成她的海底世界的钢笔画,还有生物绘本,还有下半年申请季的点点滴滴,我想我以后可以专门开一个女儿留学的专栏,借助女儿通过我所见所闻所想,呈现给朋友们,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今后我的感悟、感想会更多一些,也是给有需要的朋友留下一些资料以供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