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完了今天的网课,这个周就没有课程了,嘿咻,快乐。
今天是来简书的第三天,下载它好像是在第一天的凌晨吧。也许一切都在冥冥中注定,人的一生早就被安排好了也说不清。前几天,我想要写东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恨不得随时随地把想法写在纸上,但我知道一开始下笔,就是一场煎熬。
文字的组合有很多种方式,稍微换个词语,句子的味道就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古代诗人写诗讲究“炼字”,一个字能苦思冥想一整天。朱光潜的《咬文嚼字》里有段文字大体意思是说,文学书籍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有含糊,就说明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这说的真的是我的实感了。有时候被一件小事激起一腔热血,满怀情感,想吐露心绪的劲儿盖都盖不住,要炸出来。但一张开口,一拿起笔,吐不出半个字,写不下一句词。硬着头皮写下了,也只是轻言虚语,读起来总有点矫情,自己都不能共情。
又或者是被一日的经历引发了思考,想写点什么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没写之前,对自己的想法大概还是清楚的,思想是坚定的。于是就写起来,结果写着写着,之前没顾及的事实就一一跳了出来,让我反复意识到其实并没有清清楚楚的黑白分明、是非对错,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写到最后,自己的立场也渐渐变成了中立,文章也写的乱乱的,并没有清晰的脉络和中心思想。
其实上面两个小经历,都让我意识到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写了他成为小说家的过程。开头其实也不是大张旗鼓地定一个目标,说“我立志要成为小说家”这种话。而是一天下午他坐在棒球场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发现天空很蓝,喝着饮料,气氛很好,想写点什么,于是回到家晚上就开始写起来。
其实并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一开始就写得很好这么简单。第一部《且听风吟》获奖之后,他转让了酒吧,专心从事写作,并且开始跑步。村上春树写作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写完后会修改很多次,有时候甚至会将很大一部分框架改变重写。真的很让人佩服,这种严谨的态度。
想到了村上春树,就突然觉得自惭形秽,不过不是因为作品文字,这当然是无法比较的。让我在意的,是态度,是一种自律自省的精神。我虽然不会三分钟热度,但热情消退的也很快,也不够自律,做事情很多时候也比较随意。
不过每个人都不一样嘛。村上春树有村上春树的样子,我有我的样子。我应该向村上春树学习,听从朱光潜老先生的教诲,对文字抱有严谨的态度,不因为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文学是艰苦的事情,我应该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