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父亲的身份》用女儿丹妮的口述形式,讲述了父亲俞北平(陈建斌饰),打入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任军事技术应用处处长的中共资深谍报工作者的生死经历。
1948年4月25日,俞北平在受到内部特别调查处处长高度怀疑,处于一级监控的情况下,为了查清他是否共产党间谍,二厅厅长(岳父)故意安排他作为特派员到青城,调查美军少校约翰被杀和军事防卫计划绝密情报失踪案件。
刚到青城,就发生在青城读大学二年级的女儿丹妮,因掩护被追捕的同学逃跑,被关押在警备司令部事件。俞北平只得先到警备司令部解救,女儿因他的关系被放回家,这是女儿回家后和他在客厅的一段对话(第3集)。
这段对话中,爸爸谈话交流技巧非常的得体睿智,对子女教育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让孩子懂得既要追求正义自由,又不锋芒毕露;既要做到坦然正直,又不违心说谎;既举身边熟悉例子,又结合当前实际。同时教育孩子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多样性,一条路走不通时,可以换一种方式达到目的。这样的技巧值得需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学习,特意记录如下:
妈妈拿出几本书说:丹妮,这是爸爸专门带给你的,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妈妈离开去泡茶)。
爸爸说:丹妮,你的心思我懂。
一个人,热爱公平自由是好的,就像这本巴金先生新译的书(爸爸拿起带来的高尔基作品选),我看了一下,里边也是讲人对公平自由的向往,但它同时仍然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作品。
你坚信的那些东西把它放在心里就好,不用当口号喊。
人生的路很长,你自己可以想一想,有必要吗?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让人一眼看穿。
在警备司令部里,爸爸打了你,是我不对。
但是你要替我想想,我是抓共产党的,你那么硬顶着,我下不了台,你也出不来。
丹妮说:“可是你逼我出卖我自己的朋友。”
这就是我想跟你说的,任何谈话它都是有技巧的。
丹妮:“你从小就教过我了,做人得正直不能撒谎。 ”
爸爸不是让你撒谎,爸爸只是想告诉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
就好比这本书,这本书曾经出版过,当时用的是红颜色的封皮,被政府禁了,为什么?因为它用红颜色来强调它的革命性,反而让更多的人看不到这本书,被禁了。
现在它换成蓝灰色的封面,换了个书名再版,强调它的文学性,就没有再遭受阻拦。所以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在警备司令部里,你说,我不管曹旭东是不是共产党,我只知道,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这话说的很不好,为什么?
因为第一,你这言语间表露了你对抗的态度。
第二,你强调了曹旭东的左倾身份,这对你和他都不好。
丹妮:“那我应该怎么说啊?”
你只要说,他只是你的同学,别的一概不知。就够了。这些都是事实,你也并没有撒谎,对不对?
以上这段电视剧的对话虽短,但可以品味到深刻的含义及技巧,值得细细体会。对在教育子女中遇到困局的家长应该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