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即曾参(shēn)(前505—前436)字子舆。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闻名。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本文中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习:温习、复习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自我反省很多次。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职尽责?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我又没有复习?
【理解与思考】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答应替别人做的事,忠于职守了吗?“忠”字的写法“中”、“心”为“忠”。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标准,一个社会准则,或者只忠诚于一个领导,这就是人说的“愚忠”;真正的忠诚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内心的良知。“忠”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能够对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诚。也许今天,我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做很多违心的事情,但是一定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不能违背了对生命的忠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说大话的人很多,拍着胸脯,夸海口,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谁能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最后能够真正做到吗?信守承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常反问自己的。“传不习乎”,意思是说,老师教授的知识,你认真学习了吗?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着我们。这些都是知识,我们能够轻易地从各个渠道获得知识,但是这一定意味着我们就会有所长进吗?知识的学习,知识的获得,难道就像有些老师批评学生说的那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吗?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把它融进自己的生命里,这个过程才叫“习”。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学习学习,其实不光是学生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大事。把知识的学习真正融入生命,时时记得反问自己,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有所长进了。
这三件事——对任务的忠诚、对朋友的信用、对知识的学习,用它们叩问自己的内心,其实就叩问了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职业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阅读经典,感悟成长,在温习复习中,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会不断进步。一个人每日反省自己,让生命的境界得到不断提升。能够做到这些,人生中又有什么忧虑和恐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