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算是打过了招呼

文/董志广

人呐!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否则和墙上的污渍没啥区别!

这几日我也时常困惑,为什么总有人对他人的善意提醒置若罔闻?

就比如:

你劝别人好好学习,他却大扯读书无用论,认为学历只是废纸。

你劝别人努力工作,他却认为职场都是人情世故,再努力也没用。

慢慢的我就明白了,他们并非性格固执,而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边界。

其实,当我拆开那方浅紫礼盒时,光阴都似慢了半拍。

简媜的一套书《我们算是打过了招呼》静静卧在其中,书页裹着墨香与纸温,像一捧被时光妥帖收存的月光。

瞧这书名,便觉心上轻颤——“打过招呼”,究竟是与谁?是擦肩的路人,还是未说出口的故事?是命运递来的那盏茶,还是人生翻页时的细碎声响?

此刻指尖抚过装帧的纹路,才懂这贵的分量:《梦游书》的船影浸着水色,《女儿红》的窗棂藏着余温,《微晕的树林》里那把空椅,像在等谁坐下来读一段流年。

连附赠的日历卡,都印着四季的眉眼,是春草漫过脚踝,是夏海漫过云边,是秋山漫过衣襟,是冬雪漫过发梢。

书笺里的温柔相逢,是我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

当我拆开简媜的第二套书的时候,那方粉绿晕染的纸盒时,像掀开了一帘春昼的雾。

简媜的字就那样卧在纸页上——《胭脂》的粉是海棠落了半盏,《银锥在闪闪的地方,等你》的紫是晚云浸了深潭,《陪我散步吧》的青是苔衣裹了石栏。

还有,赠送的那枚叶脉书签,都像是捡了秋光里的半片月光。

这书的装帧和上一套一样都是轻的,像风掠过窗纱;字是软的,像雨沾湿衣襟。

读书多了,也发现了,原来好的文字从不是声张的,是把岁月揉成纸笺,等你翻开时,恰好接住那缕藏在墨色里的温柔。

就像此刻,我与这几册书相对,也算与一段素净的时光,轻轻打了个照面吧。

我之前曾在某篇文章里读到一句通透的话:“读书是借他人的眼,补自己的窗。”

于是渐渐肯把日子里的悲沉、蒙昧,都折成书页里的书签;把大痛、无明,熬成茶盏里的回甘。

原来成长从不是声嘶力竭的蜕变,是像一片叶子落时,只轻碰了风,未惊动整座森林。

那些汹涌的情绪,终会化约成素朴的乐观,像书里的字,淡而有骨,静而有光。

我今天与这一套书,算是打过了招呼;与往后的自己,也算打过了招呼。

等风翻到某页,或许会撞见更好的心境,甚至更好的相逢。

毕竟书里藏着千万种人生,而每一次翻开,都是与新的可能,道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