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第二十三天:永远的林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今早看到台湾著名诗人林良去世的消息,心里有一些的忧伤……

还好他已96岁高龄,还好他是在睡梦中离开,这些对于喜爱他的人来说都是安慰。

用最安静的方式去继续一个永恒的梦,对于这个已经长大却永远都是儿童的人来,是再好不过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

中午静静再听十一月二十二那天的夜读,读了林良的经典诗作《蜗牛》还有《沙发》。

只有每一次读作品的时候,才觉得离作者最近,因为文字是静默的,它林林立立地站着,不动声色,而声音是流动的,它给字注入了灵魂和活力,让它拥有了活泼泼的温热气息。

静悄悄地坐着,想到了少年时的梦,可以成为一个电台播音员,让声音在每一个夜幕降临时响起,让每一个孤寂的身影得到同行的慰藉。

有时梦真的犹如高悬在天边的那弯新月,它在遥远的远方,而你却在此时的这里。

最近也在断断续续地读,只是梦终究是梦,它的另一重美好就在于它是个梦,而不是那些可以轻易实现的别的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

傍晚读到点灯人教育公众号发的《林良:只有童年是贯穿一生的》。

今日雾大又冷,天暗得早,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就着惨白的灯去默默地看。

好的文字总有柔软的力量,不知不觉间流入心田,铺天盖地的暖静悄悄,静悄悄地平熨了所有的心事,随着文字去历经一个人长长的一生,这一生的风都是轻的,这一世的云都是淡的,在林良的世界里充溢着的永远都是一个儿童的天真和温纯。

一直觉得诗可以悲愤激荡,但诗人一定要是平和安洽的,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有联结时空和自然的灵性,要真诚,要有生命初始般的觉知。

96岁的林良依然如孩童般灵动自由、光洁如玉,除了崇敬真的再没有什么可以保留和剩下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

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内心平静如水。每个人都会离开,只是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

想到这些我又想到了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里说到的那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林良先生永远活着,当他留下的那些诗被一群又一群尚未长大或已经长大的儿童去读,去爱时,他便一次又一次地活在了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喂,姐,你房子首付还差多少?” “10万,可怎么办呀?爸妈这两天都跟着着急上火,全家人都没睡好觉。”姐姐接...
    欧阳伟霞阅读 161评论 0 1
  • 刚写下这个题目,还不知道当初是谁对谁错,现在还是不停想起与你度过的日子,想着与你的不联系是否是逃避。然而我明白真正...
    我想你也在想阅读 206评论 0 1
  •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 所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 大姐姐今天新婚 特别高兴 从小到大 点点滴滴 仿佛所有的关于童年的回忆...
    慕星读者OR独者阅读 20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