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聊斋志异》,看得有点夜悚,忙找点轻松的文章压压惊。看到了一篇《中国式朗诵腔为什么这么招人烦》,看着配文的视频笑起来。
因为最近也在写东西,对作品怎么写出来的也很感兴趣,就做了个细读梳理——
1、天真烂漫的童声能让人产生像听到勺子刮玻璃式的生理反应吗?诗朗诵《连爷爷您回来了》视频
2、世界各地都有朗诵传统,比如例莎士比亚剧的台词,香港学生梁逸峰朗诵唐诗。为什么偏偏中国小学生和央视主持人的朗诵腔这么招人烦?
3、老干部讨厌港台腔,并不反感中国式朗诵腔。港台腔比如李湘等主持人的。老干部们喜欢的比如赵忠祥、倪萍。
4、分析原因——
““矫情做作”是个高度主观的判断,是以自己最熟悉和习惯的表达模式作为判断的坐标原点。只要是自己熟悉和习惯的,便是自然的,而偏离的,则是虚伪和矫情的。”
“朗诵腔和港台腔某种程度上是坐标的两极。朗诵腔指向的是神圣、庄严、崇高、深沉、壮丽、宏大,是远离日常生活的接近宗教体验的审美,而港台腔则指向亲昵、欢快、温情、柔软、市民,它是日常生活的戏剧化夸张。”
“年轻人反感中国式朗诵腔,除了它将远离生活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搭载的内容几乎全部与意识形态相关,而“后三十年”意识形态急速淡化,导致人们一提到朗诵腔,就会联想到假大空、伪崇高,是虚假的极致。这和今天的中国人看到新闻中的朝鲜人会无比尴尬一样。”
5、医学证明用令人恶心、反胃来描述那些被我们认为极端矫情、虚伪的这个描述是准确的。
6、进化心理学为因反感而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提供了有力解释。
7、朗诵腔是舶来品,从20世纪50年代起,播音学习苏联朗诵腔。
8、真正让朗诵腔进入中国人骨血的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普通话推广运动。
9、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配音腔?
“老文艺青年们对配音腔的怀念该如何解释?答案很简单——审美心理定势。人类已有的审美经验会变为惯性。拥有相似成长环境的一群人,更容易形成相似的审美心理定势。”
粗看洋洋洒洒,好像是捡了个别的说一般,但作者还是很好地运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素材避重就轻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不同腔调的视频演示,阅读感受很轻松愉悦,还能感受到作者学识的深度,算是有料、有趣。
此外,有点不同的感受。
1、看《连爷爷您回来了》,虽然孩子们整齐的45度抬手,脚迈前10厘米,让我有点不自在,此外,我把自己带入诗中,还小小感动了一下。
我看过幼儿园的表演,每学期最后都有个汇报演出,唱着唱着就有孩子大哭起来的画面也还是有的,忘词的更是常有,所以每次都有老师在台下示范。不知是不是现在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更要看到孩子们真实的状态,而不只是给家长们看表演过度的节目。
朗诵腔大多在儿童身上,主要是儿童还不会表演真实,他们只会真实地表演。越努力表现得像是真的,越显得夸张。
而主持人的朗诵腔非一时半会能变的,正如让我们朗诵一首诗,是不是你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那几个主持人的不动的笑脸、仰头的深情、结束时的挥手?这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里。
2、朝鲜的播音,的确像是在朗诵,铿锵有力,尤其是他们的国家台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像是在念战斗檄文一样,一语完了,仿佛士兵们已冲上战场。
除了因袭我国的主持风格外,还和平壤话的发音特点有关。平壤话和首尔话都属于朝鲜语,二者的区别相当于东北话和普通话的区别,也即个别声调拐得不一样。一个有力硬气,一个轻柔温婉,毕竟走着不同的社会轨道,带着不一样的社会心理。
3、除了怀念配音腔,我们还可以有怎样的腔调,文章并没说,其实那些真实的,带着诚挚的感情力量的声音和腔调,就是当下不让人恶心的腔调。
打开电视,各个台的主持人,没有哪个还持着固有的腔调,都是变化多变,大胆求新,毕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所以,让人恶心的还有僵化的套路。就好像天天顿顿吃鲍鱼一样,会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