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推荐算法无处不在,当我们浏览新闻、在线上购买商品、通过手机APP订餐、看视频时,推荐算法在默默的工作着,仿佛一双看不见的眼睛,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记住我们的选择,定义我们的癖好,然后下次再遇见我们时,给我们推荐算法认为的我们想要的内容。
推荐算法的一个结果,是产生了千人千面的用户画像,数据量越大,这个画像越精细,甚至精细程度比我们对自身的了解都要更深。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引发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个人隐私问题,因为用户画像的用处太大了,购买保险、机票时,可能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买,价格是不一样的,甚至像保险一类的产品,某些人会被直接拒绝在购买的门槛之外,这全是因为卖家掌握了“买家是怎样一个人”这种关键信息。
另一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当推荐算法越来越精准时,我们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算法为我们量身定做、精心挑选的东西,那我们的视野是不是会越来越窄?我们会不会越来越被限定在自己的圈子里,而丧失了接触更多精彩世界的机会?
粗略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我用APP看新闻,它总给我展示它认为的我喜欢看的内容,那岂不是另外一些精彩的内容对我而言是被屏蔽了?国外的学者比较认真,对这方面做了实际的调查研究。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系的几位研究者,分析了一个电影网站Movie Lens的用户行为,这个网站用的是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
他们把用户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用户不相信“猜你喜欢”推荐的内容,另外一组相信“猜你喜欢”的推荐,并且愿意根据推荐来购买喜欢的电影。他们研究了将近2年的数据后发现,每个人都找了自己的偏好,选择电影的广度的确有所下降。但是相比而言,使用“猜你喜欢”的人,比不使用的人,购买的电影反而更多样。
导致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研究者们分析下来,已不是单纯的推荐算法,这种计算机模型或数学模型所能解释的了,而是要综合考虑心理学、传播学乃至生理学的因素。我们人不但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认同的东西,我们还喜欢超出我们预料的东西。
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我们成年人的大脑很喜欢意料之外的东西。首先,意外会激活我们大脑里的杏仁核,让感官对于外界刺激的处理更敏锐。此外,意外的出现还会刺激海马体分泌多巴胺,我们都知道,多巴胺是让人产生快感的物质。因此从生理上来说,我们就乐于探索意料之外的东西。这种偏好,会驱使我们主动突破信息的边界,而这也是推荐算法无法囊括的。
总结下来,我们抵御推荐算法可能产生的同质化效果的手段,便是我们广泛的社交关系以及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广泛连接,保持好奇心,方能接触到更精彩的世界。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