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从微信视频里读到了这样一句非常喜欢的名言:“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百年孤独》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悟。
不知从何时起,我成了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外出购物时讨厌车水马龙的街市,就餐时厌恶酒店里喝酒猜拳的喧嚣,节日期间反感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从2016年到现在,近五年多的时间,我除了工作和做家务外,几乎把所有闲暇时间都合理利用了起来,紧闭门窗,泡上一杯茶,放上一段轻音乐,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独享一段充实美好的阅读、写作时光,倍感自在愉悦,不因他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左右自己的心情,干扰自己的思路,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读书和码字的快乐之中,彻底摆脱了低质量的社交,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了自己所有宝贵的闲暇时光。
读书和写作,必须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且安静的环境,此时一个人的心才能完全静下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时此刻,思路才是清晰的,思维才是敏捷开阔的,才有可能进入最佳状态。
网上读到一段话:
“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可以让人滤除浮躁,可以让人灵魂纯洁,可以让人明辨是非,可以让人修身养性。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一个真正把书读进去了的人,必然是因为读书而获得了力行的鼓励、实践的勇气。因为读书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丰盈心灵,使灵魂得以滋养。”
非常欣赏一句名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周国平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时间才会真正属于他自己,他才是自己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人,一切美好愉悦才能回归到自己,他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他才有可能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
唯有灵魂安静的时候,才是我们和自己贴得最近的时候。此时此刻自己就是自己的知己。
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面对外界的浮躁与喧嚣,我们的内心时常会疲惫、会厌倦、会心烦、会浮躁、会不安……
此时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或在家里,或在公园,或在办公室,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读书、写作、喝茶、欣赏音乐、看电影均可。或者干脆彻底放空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发发呆、养养神……
能成为一个安静的人,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和各种欲望的诱惑,内心像小孩子一样纯真烂漫,简单纯粹。
马德说:“”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中的蓬勃与丰富。”
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淡泊宁静,无欲无求,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一个安静的人,知道如何心平气和地与自己相处。
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么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尘。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和烦恼会折磨我们的心灵。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负面情绪就会充斥我们的生活。
你要学会让灵魂彻底安静下来,慢慢沉淀所有的不愉快。学会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给自己一点自由的时间,给自己一些适当的期限,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生命里最安静的坚强、最简单的丰富、最纯粹的快乐、最迷人的优雅,最高级的富有!共勉!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50岁,水瓶座,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成长,业余时间喜欢读读书、写写文字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