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龙哥
要说造车新势力哪家强,当属他创造的小鹏汽车。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以15613的交付量位居2021年11月新势力汽车榜首。
20211225期《对话·挑战者》中提到,如果以第三季度数据计算,相当于小鹏每卖一辆车
就要赔进去6.2万元。
不仅如此,小鹏还要上天?
被人质疑:“是不是搞得有点过分了”,却坚定地回答:“做出来是最好的回答”
他就是何小鹏,小鹏汽车的创始人。
不甘平凡的少年
1977年,何小鹏出生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黄石市,在一个工薪家庭长大。从小就很聪明,按他的话来说就是:“比较擅长的就是读书”,怎么听着有点“凡尔赛”。
高考的成绩也不错,1995年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在去往学校的飞机上,何小鹏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盼望的心情读了一本励志书。
书中写的是主人公在商场上叱咤风云,40岁便手握千万存款。让何小鹏暗下决心,定下了人生第一个目标,要在40岁也要达到财务自由。
由于觉得家里没有什么背景,要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努力学习。何小鹏在大学期间没有像一些大学生一样,上了大学就放飞自我整日在宿舍里打游戏。
而是非常针对性地去学习很多的课程,何小鹏的缺点就是比较内向。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何小鹏就学习演讲与口才,还有组织一些活动。
何小鹏
这些经历也让何小鹏的短板得以补充。大学期间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他也做了很多的兼职。
为了实现他的目标,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就在1999年毕业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三岔路口。
有一次他的导师车他和他的同学去了两家国企一家外企面试,让他们想好每个人只能选择一个企业下车。
一边是可以每日按部就班的国企,一边是充满不确定与挑战的外企。
在同学们大都选择去安稳的国企的时候,他毅然跳下车选择了那一家外企——亚信。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成长
“人生就是跳下车的一瞬间,也是跳上车的一瞬间”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何小鹏对他的选择感到无比庆幸。因为当年选择国企的同学后来在创业中不成功的原因。
就是安逸的环境磨灭了他们那股冲劲,加上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
何小鹏
正如何小鹏所说的
“生活中不缺少鸡汤,而是缺少榜样和行动”
在亚信上班的日子里,何小鹏会不断地从身边认识的人中给自己寻找榜样。
但就是这一习惯,让他感到无比沮丧。他把办公室里的老板作为他的一个目标,但是老板的能力太强了,他觉得要是再继续这样干的话干一辈子也比不上他。
这让梦想在40岁就实现财务自由的何小鹏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于是他打算去惠普,但是简历投了几次没有回应。他便狠下心来选择自己创业。
也是这一选择,让何小鹏开启了人生的开挂之路。
连遇贵人
何小鹏首次创业做的公司是邮箱业务,但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
很快何小鹏就面临了财务危机。到后来,为了给员工发工资,他每个月都要到处去借钱,朋友、亲戚、前同事都借了个遍。
就在何小鹏为资金愁眉莫展时,他们做的UCmail引来了网易创始人丁磊的注意,并且丁磊也对何小鹏非常的赏识。
于是就把自己的办公室借给了他,同时还给了何小鹏80万元的创业贷款,连网易的服务器也借给他用。
就在何小鹏第一次进入丁磊的办公室时,看到了让他不可置信的一幕。在这小小的20平米的办公室里却放在100多个睡袋。
这让何小鹏感到莫名的压力,当过首富的丁总都需要那么拼,何况他们呢?
有一次,隔壁办公室的李学凌本来是过来找丁磊的,这才发现办公室换了人。于是便和何小鹏闲聊起来。
任谁也不会猜到,就是这一偶遇让后来的小鹏汽车又多了一位早期投资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很好的伙伴。
也是结识了李学凌,后来得到他的引荐。让何小鹏跟联想投资副总裁俞永福搭上了线,俞永福顺理成章的成为了UC创始人团队的一员。
俞永福是一个综合人才主要负责对外,何小鹏的执行能力强,思想活跃负责项目管理,梁捷老成持重负责技术。
他人三人的组合形成了三角互补的形式,使公司在管理架构上初步成型。
没过多久,他们由邮箱业务转战到浏览器了。他们发现,相比于邮箱,人们更喜欢用手机短信交流。
思想跳跃的何小鹏这时又有了心灵感,要做一款针对手机上用的产品。最终他选择了做浏览器,也就是后来的UC浏览器。
有了俞永福这层关系,何小鹏很顺利地就拿到了第一笔来自雷军的天使投资400万元
何小鹏的成功之路就是这么神奇,贵人一个接一个的到来。
但机遇也是在做了足够的准备下才能把握住,何小鹏的贵人们也是看上了他的才华和能力才选择相信他
有舍才有得
就在一切都看似很顺利之时,雷军跟何小鹏他们说,让他们放弃B端市场,全力转战C端市场。
UC
当时移动、电信的业务都是UC来做的,一年轻松可以得1000多万的利润,如此大的“现金奶牛”,让他们一下子砍掉实在是可惜。
颇有大局观的俞永福当时是第一个支持雷军的决策,何小鹏和梁捷俩人则表示很不理解和犹豫。
后来何小鹏无比佩服雷军的“舍得”智慧。也是这一决定让UC浏览器在安卓市场的浏览器老大哥地位彻底站稳了脚跟。
“一个人想要转身,要全身一起转才可以完成转身的动作”,这是何小鹏总结的All in思想。
2014年6月11日,UC全体并入阿里。做出这一决定何小鹏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发现,他的团队在这十年之间倾尽所能做的浏览器,却是被上线没多久的朋友圈占领了大半市场,这对他们的UC冲击很大。
如果再单打独斗下去的话,也许最终结果就要面临市场的淘汰。
他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突破UC的瓶颈,所以他选择了并入阿里。
重新扬帆起航
37岁的何小鹏因为阿里的300亿收购而实现了财富自由,这离他当初定的40岁早到了3年。
收获了百亿身家的同时,让这位不安分地主陷入了空虚和彷徨。
有钱了做什么好呢,他选择转型到了投资领域
为了投桃报李,在小米刚上市遭到市场质疑的时候,何小鹏自掏腰包,1亿美金买入小米股票。
而他最大的一笔投资确实在新能源汽车上,当时他仅是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
2017年初,何小鹏的孩子出生,让何小鹏的责任心再次被激起浪花。
由于好友的“忽悠”再加上从极客少年到如今财富自由的成功人士,何小鹏始终保持着一颗折腾的心。
同年,何小鹏又选择从阿里退休,并发文:“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开心归来还是少年!”
是啊,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又开启了他的折腾之路——创建了小鹏汽车。
逍遥子(张勇)问何小鹏,第二次创业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多久?何小鹏的回答是:“All in 十年。”
雷军与何小鹏
何小鹏在一次与雷军的对话中说道,“下一段事业继续以你为榜样,努力做些不同的事情。”
何小鹏又找到了他的新目标,要在一个他全新的领域去征战沙场。
何小鹏自成立小鹏汽车起,一直饱受争议。
各种流言蜚语充斥在他耳边“一个做IT的到底能不能造出车来”,“用PPT造车吗”,“名字怎么取得那么土”等等。
甚至由于特斯拉前员工Guangzhi Cao跳槽到了小鹏汽车,被特斯拉认定小鹏汽车有窃取嫌疑,虽然小鹏汽车配合调查。
但2019年马斯克还是在社交平台上称小鹏的技术只是对特斯拉的抄袭他们淘汰的旧版本。
而何小鹏面对外界各种质疑,他的做法也非常的刚硬,“拿产品说话、拿销量说话。”
他又一次做到了,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20年11月小鹏汽车以累计21551辆的销量排在了新势力榜单第三名。
小鹏还要上天
不仅如此,何小鹏在公开表示2024年汽车将会飞到天空,小鹏汽车将会在这个领域不断地探索。
怪不得会说每卖出一台要亏6.2万元,原来小鹏投入大量的钱在研发上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家的研发投入就接近40亿元,品牌超充站,将超600座。
这是一个敢为人先的企业,时代想要进步,科技想要发展。这都是要用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去支撑的。
何小鹏将自己的探索范围延伸至多元的智能出行领域。他觉得做出一些有趣的产品,再来反馈给社会,让祖国越来越强大,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