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连续一周早起,也渐渐适应了早睡早起的生物钟。虽然还不能达到每天都11点入睡,但是已经控制在12点以内了。
每天的工作,给自己安排的学习或是运动,把自己的时间排的满满的。刚开始还真的是不适应。每件事都要记下来,才能记得住做什么。所以我就用一个用过的、还剩半本空白的本子,列出每天计划要做的事情。做完了,就用红色笔打勾勾。
坚持了将近半个月,到现在,每天的任务都已经烂熟于心。除了临时的工作,需要记录下来,以免忘记,既有的学习内容等,无需可以翻开本子。只需要在做完几项之后,统一确认即可。相比半个月以前,也算是熟练了。
现在,每有空余时间,就想想,有没有利用碎片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用简书记录自己此刻的想法。或是看几页书。或是背几个单词、语法。看一段时事新闻等。用时基本都是5-10分钟可以解决的。
渐渐习惯这种安排以后,再回想以前,哎,这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以前朋友圈、小视频、微博,只要一开启,就没有尽头,不知不觉,几十个10分钟飞速溜走。剩下的,只有感叹,啊呀,都这个点了……
每日学习,最开始是没什么感觉的。因为只是水过地皮湿,没有知识的渗透,可能连脸熟都算不上。举个例子,今天背完的单词,明天看,忘记了。后天看,还是忘。但是,会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了,似曾相识。差不多要背到第五遍、甚至更多,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意思。拼写基本上只要会读就会拼,一般不担心。
越到后边就越注意单词在语句里的使用。慢慢的,可以听懂例句了,慢慢的可以连同常用词语一起说出了。变化正在悄悄发生。也许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了。
学习从来没有早晚之分,我很高兴,不同阶段的自己依然保持向上的动力。
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