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与作恶仅在一念之间
近期公交车可谓是一次接一次地登上报纸,吉林市最近又上演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戏目。吉林市40路公交车到达站点后,一名老太太上了车,上车后不停地骂司机,说司机一见到她上车就关门,尽管乘客们为司机解释说由于下雪视线不清晰而看不到老太太,老太太还是骂了将近10分钟,司机却全程没有还嘴。而这时,司机想要停下车来平复心情,并劝解互相对骂的老太太与乘客,却突然晕倒在地。正当我们认为老太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事件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老太太不仅喂司机吃了速效救心丸,还帮司机按人中急救,一连串的转折把所有人都惊到了。
这不禁又使我想起了当初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同样是因乘客与司机的不和而产生的事故,却因每个人的做法不同而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首先是司机的做法。依照当时的录像,老太骂了司机仅13分钟,而司机却全程没有还嘴,只是专心地去开车并努力平复心情,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反观重庆公交的司机,却在开车之余与乘客争吵起来,这无疑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认为司机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应该学会隐忍,没有人是受委屈是应该、绝对的,但在手中握着数十条生命的情况下,司机应该做到一时的忍让,也许一念之差,便会造成不可逆的事故。
其次是老太与重庆公交事件的姓刘的女子(刘某)。在开头,两人的做法是不尽相同的,都因为一时的委屈而骂了司机,但当事件面临重要环节时,两人却选择了不同的做法。老太在司机昏倒后迅速参与到施救的行列中去,似乎与前面骂人的不是同一个人,因此这次事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刘某却不是,在激动之余甚至去抢夺司机的方向盘,连我们这些菜鸟都知道汽车在行驶时被夺去方向盘的后果是严重的,这也是后来公交车坠江的直接原因。同样是一念之间,到底是行善或作恶便泾渭分明了。
还有便是乘客。吉林公交中,乘客不断地劝解老太,令其平复心情;而在重庆事件中,乘客却选择冷眼旁观,任由司机与刘某的对骂不断升级、发酵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解。而最终,这些选择冷眼旁观的乘客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哪怕是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解,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样是一念,数十条鲜活生命是死是活便很明了了。
生活之中我们要面临的选择有很多,俗语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之间真的有很大不同,我们的每一念,都应该尽量的行善,而不是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