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自由训练营(开营分享会)

前言:

前两天易仁永澄老师分享了《走出八大误区,轻松提升自律》的课程。

内容:

一 首先课程主要提出了八个误区,来调整我们的认识,避免掉坑:

  • 自律还不简单,就是坚持坚持在坚持——自认为自己知道什么叫自律
  • 自律就是每天都做——不能长期坚持的都不叫自律
  • 自律好无聊枯燥——带来负面情绪
  • 自律会不会让人没朋友,没有人情味——自律影响人际关系
  • 自律就是自控力,看谁能控制自己——只有控制自己才算自律
  • 自律就是意志力,——只有意志力强才能自律
  • 我做不到自律,所以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
  • 自律强的人各个方面都好,如果做不好就不是一个自律的人。

二 老师引导正确的认知是:
** 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 讲到这个就又要回本质TMBRT甜面包热汤模型
    (触发器/动机/行为/奖励/触发器敏锐度)

三 我们通常遇到问题的掉坑的反应流程:

触发器:问题
动机:小我逃避痛苦,不想遇到风险,保护自己的“小我”。
行为:假装它不存在、拖延、忽略,情绪波动等等。
奖励:这样可以不受伤害,停留在舒适区,让自己觉得安全。
触发器敏锐度:遇到问题就逃避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

四 如何调整理?
首先认识到失败的定义是未达标。
误区: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一旦评价了,动机小我需求满足了,让小我爽了,当时就实现了,后续就无解决的动力甚至必要了。

事实上仅只让小我爽,而理性的不爽,会让问题一直得不解决,就会人生一遇到问题,就会痛苦,人生会陷入持续的痛苦中)

如:说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就是满足小我的一种表现。
急着负面自己评价,也是满足小我渠道和易掉坑的地方。

调整:有个FACT模型(短期自律模型),简单的训练,可让我们从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进行良行的发展轨道。

  • F-直面现实Face to the reality。:
  • A-承认责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
  • C-承诺改变:Commit to make changes。
  • T-采取行动:Take actions。

F 直接面对:(对比:小我的逃避/鸵鸟)自己现在的现实,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再逃避。(别急于负面评价,先分身,推迟小我满足感,调认知,解决问题给我带来成长)
A 承认:(对比:拖延)自己的责任,告诉自己说:“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话术)(问题是成长的基石)
** C 做出承诺: 要去做出改变现状,无论多困难,都要做出尝试。
** T 行动起来
:(对比:愤怒等情绪)迈开第一步,后面就好走了。

幸福的标准是不内耗。自我提醒是一旦有情绪就要开始觉察了,纠结浪费能量,但我们使用短期自律提升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防止内耗。

补充:
《少有人走的路》:
局步的自律解决局部的问题;全面的自律解决全面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