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有这样一章节:《把“坚持”这个概念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删掉行不行》。
看到标题的时候,我内心是懵逼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让我们做一件事情不需要坚持。读完这一章,会发现李笑来老师的方法很简单: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办法为这件事情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只要这件事情之于自己有了意义,就有了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就像李笑来的专栏,因为每写一个字,就可以赚取2000元,然后支助一个优秀的学生,写的越多,就可以支助更多的学生。因为这个意义,他可以持续的输出专栏,并不觉得艰难。
只是当我按照这个策略去执行的时候,发现效果不是理想,因为我赋予一件事情的意义,不够强大。于是我花了一些时间去学习和思考我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驱动力在激发我们持续做下去。
然后我发现,其实促使我们做一件事情,无非是三种驱动动力。
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驱动力。远古的时候,因为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持续与野兽和恶劣的天气做斗争。现在因为生存的需求,我们会吃饭,睡觉,因为需要钱,照顾家庭,能够生活下去,我们会出去工作,挣钱。这些事情对我们而言,是刚需,是生存所必须的,这是最低级的动力,你不一定喜欢,但是不得不去做。
外部动机
武志红说,人性本质上是自恋的,总想证明“我是对的”。因为自恋产生的虚荣心,总是喜欢获得奖赏,避免惩罚。上学时候,工作的时候,甚至参与社群的时候,我们都会因为一些正面的奖励和反面的惩罚,而坚持认真的去做事情。
以读书营的主题营活动为例。在主题营期间,几百人可以做到连续十天打卡输出文字。因为背后有着前五名的正面奖励以及200元押金的负面惩罚。主题营的设置机制就是建立了一套外部动机系统,刺激更多的人培养一个好习惯。所以绝大多数人能够坚持10天,不是因为多么喜欢写作,而是外部刺激。
而每次主题营结束,就会发现继续参与写文打卡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很多人从来没有从心里主动想要去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不够强烈。我亦是这无数人中的一员,没有了激励,也就没有了动力。
内部动机
这是最高级的驱动力,是内驱力,让我们自发的去做一件事情。因为从事这件事对自己而言就能获得莫大的幸福和满足,完全不需要依赖外部的刺激去做这件事情。
我有一个好朋友,喜欢拉丁舞,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一天结束多么累,每天都会练习跳舞,这件事情对她而言,根本不需要坚持。所以,这种坚持也最容易持续下去。
既然知道了坚持背后的逻辑,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坚持做事的习惯。前几日我还在想,要发挥内在动机的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和思考,坚持的三个背后逻辑,都是可以利用的,最后将坚持这件事情变成习惯和爱好。
还是说说我自己吧,因为我把钱看得很重,虽然钱对于我来说,就是刚需动机。为了能够持续完成读书营的能量按钮,我许诺,只有有一天中断能量按钮,就在2018年全年赔钱,一分不挣,而且我坚信这个预言。所以我真的不敢放弃。
然后,为了奖励自己的坚持,承诺坚持一个月之后,赏自己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
最后,写能量按钮的时候就想着,这是对自己思维的锻炼,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素材的过程。就这样,我现在能量按钮已经坚持写了三个星期。
这次实践,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几个动机,让自己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坚持,并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