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87
今日启发:
Elton:
第六章 古代文化的全盛(一)
第一节 摄关时期从汉风到和风文化
“和魂汉才”
日本文化“汉风化”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在日本本土文化自发生成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宗教意识,并未完全形成和巩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就受到大陆文化,尤其是中国佛教文化和儒学文化的强烈冲击,并且经历了一个从文字、宗教、文艺、学术等汉风化的过程。因此,摆在日本文化面前的一个任务,就是如何实现本土化,即日本化的任务。
那么,文化的本土化是在什么文化背景和必备的前提条件下完成的呢?日本文化从“汉风化”到“和风化”,是从8世纪末平安时代初期开始,经历了200多年,至11世纪平安时代中期才完成的。这种“和风化”的结果,对于其后日本文化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风化”的前提条件是:
(一)在思想上完成“和魂”的自觉,建立一个以“和魂汉才”为指导思想的消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机制。以宽平六年(894)废止遣唐使为契机,尽管其时日本商人和僧侣仍保持与中国的往来,但是与中国文化仅维持有限的交流,日本文化毕竟开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进行历史性的思考。至11世纪平安时代中期,从这一“汉风化”极端的倾向中又一次出现对“汉学”的反拨,呼唤日本文化回归古典,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经过消化才达到完全的结合。这种结合,以对日本本土文化思想认同为主体,来吸收中国文化思想的滋养,逐渐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这样就必须对本国文化及其精神有一种自觉的认识,同时对外来的中国文化思想同属东方的本质及其相异性有一个明确的理解,从而达到多层次的引进。菅原道真提出以“和魂汉才”为核心的“和风化”思想,是确保建立一个适应于两者结合的机制。这是保证日本文化完成本土化即“和风化”的首要条件。
图片
崇“汉”媚外
这种“和风化”思想,正反映了“和魂”的自觉。汉学家菅原道真在《菅家遗诚》中总结汉诗加入本土审美意识使之具有日本特色的经验时,呼吁“非和魂汉才不能阙其闸奥矣”,注意到坚持大和文化与吸收中国文化的关系,最早提出“和魂汉才”的理论性指导方针。大江为时应皇太子之召撰著的《日观集》,也慨叹“我朝遥寻汉家之谣咏,不事日域之文章”,批评轻视日本文化而向中国文化一边倒的倾向。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讽刺有了汉才而忘了和魂的汉学者大进生昌说:“你这个道可是并不高明啊。”“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之道,当时所说学问自然是指汉文学和儒学。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写道:“凡人总须以学问为本,再具和魂而见用于世,便是强者”,从正面强调了学习中国学问必须以“和魂”作为指导,两者结合才是强者。这说明紫式部在以“学问为本”“再具和魂”作为主导思想,开放性地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文化,根据需要,慎重加以选择、取舍与扬弃。源隆国在《今昔物语》中也提及:“(汉)才虽微妙,但若无一点和魂者,可以说此心幼稚如死也”。也就是说,和魂与汉才相比,强调了以和魂为根本,不管汉才有多大,如果无和魂的自觉,这个汉才也是幼稚肤浅的。凡此种种,说明这是和魂自觉的表现。这个时期,随着这种和魂的自觉,汉风思潮转入和风思潮的轨道。其时,在“和魂汉才”的思想指导下,不仅在制度、律法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包括宗教、文艺和学术方面,逐步完成了日本化。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