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这项运动在我们国家是有群众基础的。
胡适先生曾戏称:
英国的国戏是板球,美国的国戏是棒球,日本的国戏是相扑,中国的国戏自然是麻将了。
然而在18年世界麻将大赛中,中国队铩羽而归,只获得个人30名、团体37名的成绩。
网友吐槽纷纷:要不是大爷大妈们跳广场舞去了疏于练习,定能夺冠;还有人建议将麻将列入高考科目,从小培养为国争光。
虽然比赛输了阵,但丝毫不影响周遭搓麻将之声响震天。
诚然,读书较麻将魅力是有所不足的,18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分析报告》(以下称《报告》)对于近一年内市民的阅读状况做了调查。
阅读数量上:69%的人回答1~9本;8%的人“基本上不阅读”;至于基本不阅读的原因,15%的人认为是“缺乏读书氛围”。
无疑麻将氛围是远甚于读书氛围的,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看门道。
01
先来比较两者的购买成本。《报告》显示:
市民在一年中自费购买纸质图书的支出,排在前四位的选项分别为“101-200元”、“51-100元”、“201-500元”、“20元以下”。
近五年来,愿意出钱购买数字出版物的比例连续上升,阅读者接受付费数字阅读也成为趋势。“只看免费的”、“20元以下”和“100元以上”排在购买数字出版物支出选项的前三位。
个人的感受来看,阅读的经济成本的确不高,除了可以网上免费下载,还可以图书馆借阅,就算要购买,网上也能以低价拿下。
一本30元左右的书,30万字,一般一周内看完,一天花费五元左右。至于麻将,便宜一点棋牌室的每人10 元能玩一天。
两者的购买成本都很低廉。
02
再来看看两者的选择成本。《报告》指出,19%的受访者抱怨“找不到感兴趣的书”,10%的受访者“不知道该读什么”,由此可见“找书难”、“找书苦”现象明显。
而且现在书籍是真成了海洋,以18年为例,全国出版新版图书达到了近25万种。阅读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找书就像在芸芸众生中寻找人生伴侣一般。
选择了书籍,还要选择阅读书籍的场所。尤其是阅读那些费脑子的书籍,图书馆占位不易,书店蹭书不易,要有一个自己的书房也不易。
而打麻将就简单多了,无非是寻几个麻友。没有固定搭子,还总有人垂涎三缺一的那只腿及备用腿。同时棋牌室遍布大街小巷,从街边斗室到高档会所,麻将的选择成本低廉许多。
03
使用成本也同样不容忽视。
要阅读,须受过相应的教育训练,如果是外文书,还得学外语;为了求知,为了提高审美情趣,为了答疑解惑而进行的阅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读者需要思考,甚至越读越思越觉得自己无知,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打麻将的时候当然也要思考,但似乎更离不开运气。没有一副拿得出手的牌,空有一身硬功夫,也一样玩儿完。麻将的使用成本更多的是在于老天所赐,难以衡量。
04
最后来看看两者的外部成本。外部成本是指阅读和麻将活动中不由读者和麻友承担的成本。
政府鼓励提高公民阅读能力,会建造图书馆,聘用相关工作人员,会组织官方作者研讨会等等。
麻将则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如果时不时地要会进行清查,另一方面官方也不愿把精力放到这样无伤大雅的消遣上。
如果想的再远一点,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仅由精英贵族阶层消费;愚民政策所致,知识为精英贵族所垄断,普通民众不要说读书,连识字都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
所以阅读从一开始就是一件仅供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而绝不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么看来,阅读的成本是远远大于麻将。
05
那么阅读和麻将的收益孰高?
劝人读书常用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果真如此么?读书是一笔风险极高的长期投资,真正能收获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恐怕只是少数。
而且随着读书的普及,要想收获黄金屋和颜如玉需要读更多的书,读更难的书,付出更大的成本。
而麻将绝对是一笔短期投资,而且至少有25%的概率会赚上一笔,一大笔。游戏结束立即结账,赚赔立即见分晓。
从长期来看,由于一般固定搭档,所以有输有赢,来去不大。如果老是一方赢钱,理性麻友也会选择重组,所以收益稳定。
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看,阅读主要是在卖书环节征一点税,而麻将具有一定的拉动效益:除了麻将产品的销售环节征税,还可以在棋牌室之类征收服务业的税,更有利可图。况且麻将可以稳定一部分游手好闲之人,利国利民。
06
其实我们知道无论阅读还是麻将,追求的最大的收益还是精神上的享受。
读书的首要目的是增加知识,其次是满足兴趣爱好、提高修养、开阔眼界和工作或学习需要。
即便是为娱乐而读,要与人分享阅读产生的愉悦也不是件易事。在没有网络没有豆瓣没有读书分享会的时候,读者面对一本心爱的读物难免感叹知音难觅。
而麻将场上,你的喜怒哀乐可以立即与众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麻将作为一项全民娱乐项目,体验输赢交替的紧张,赢下钱财的快感,哗哗洗牌的天籁之声,指牌相触的肌肤之亲都可以带来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读书这件事,成本高富帅,收益低久险,也怪不得大家爱麻将甚于读书了。
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对吗?
END
文|陆闻、杨云期
图|网络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1点东西(ID:Small_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