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它会切割并偷噬我们的时间

图片来自网络

文 | 阿凡

前段时间(大约是12月10日)我在总结今年读书情况的文章里,把还没有读,但是计划在未来20天内会读完的两本书,一本是《分享经济》,一本是《智能时代》,都算在了2016年的已读书单里去了。

但实际情况是,自从写了那篇文章至现在,我几乎没有再专心的读过纸质书。

那早上上班,在地铁上的一个多小时时间我都用来干嘛了呢?

答曰:看各种碎片化文章去了。大部分是关注了的订阅号文章,比如“三节课”,“运营控”,“鸟哥笔记”,“改变自己”,以及其他一些自媒体的等。少部分时间花在了“得到app”的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心想既然花了钱,作者李笑来又那么卖力气的每天更新,内容挺好,不看对不住已付的费用,也可惜了他写的这些好文字。另外一小部分是花在了刷朋友圈或是看朋友圈转发的文章上了。

总之,每天上下班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花还是同样花在了阅读上,只是以前是看纸质书,现在是看各种碎片化文章。照最近20天体验下来,我发现不对劲,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心理上,我开始感觉越来越急躁了,越来越不安了,越来越觉得周遭变化好快啊(这是碎片化文章传达的直接感受),有点完全跟不上的节奏了。

我自然厌恶焦躁的心态。

粗略分析一下,大体原因我想是:因为时间有限,而发现要看的、可看的文章太多,导致根本没时间看的过来。订阅号关注了那么多,每次一打开,全是未读的红点点。看这个标题吸引人,想看,看那个标题也感兴趣,想看,最终却是一篇也没耐的下心来认真阅读,统统都草草率率瞄了几眼结束。

人就是这样,一发现自己看不过来,有没看完的,就容易产生焦虑,担心会遗漏今天什么重要新闻或是没学到什么最新认知。不急躁才不正常呢。

之前在地铁上拿一本书的阅读方式跟碎片化阅读相比,是完全没有上面那些感觉的。因为每次只拿一本书出来,当下眼里只有这一本书,要做的就是顺着页数,一页一页往下看就是了,其他干扰引诱都没有。如此反而能够看的投入,耐得下性子来。

其实,我最近20天的一个阅读状态,估计已经是很多人的一种常态了吧!不然每次上地铁怎么都会有那么多人低着头,握着手机一动不动呢?

发现没有,我们在手握手机的那一刻,我们的时间被不自觉的碎片化了却不自知。因为现在的手机几乎可以连接一切,而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让你分心。当“碎片化”慢慢成为习惯,就只能更碎片化下去,再想回到原有的整块时间和注意力状态十分困难,因为大多人已没有了保持整块注意力的耐心,毛毛躁躁,急躁不安成为日常。

趁现在还未被“碎片化”太深,我得赶紧摆脱这种状态。规定自己在某一固定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即使有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了,也立马拉回来。提醒自己时刻提防最会偷噬时间的手机,至少还要保留一整段的时间和注意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64评论 25 709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97评论 9 209
  •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中午╮(╯╰)╭一场惊天辟地的大对决开始了。 男一号:土木1503(小土) 男二号:矿加1501(...
    糊些八刀阅读 1,859评论 1 1
  • 城市的夜 再深 也很难长时间的寂静 我想骑着海子的马 看着别人的马扬长而去 又有人路过 脚步声真大 这个深夜 我想...
    桃花庵主谈美阅读 1,651评论 0 2
  • 作为一名已婚已育妇女,在商家为了点燃大众消费热情而强制捏造出来,又特别符合中国大众消费心理的所谓520这个本是普通...
    坐忘mao阅读 2,9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