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有义务负责你的孤独,别人可以享受孤独,你也应该和孤独握手言和。
一
有人说,孤独是生活的常态。
而我,恰恰是被这种常态紧紧包裹。
我现在是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关于这座城市,我没有亲人,除了一个大学同学,此外再无任何同学、朋友,甚至再无我认识的人。
所以,即使是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都不会有一个声音冒出来和我打招呼,说好巧。
我不喜欢周末,不喜欢节假日,因为宿舍里老是只有我一个人,一起的同事都回家了。
昨天晚上,何欢找我聊天的时候,我回了她一句:心情很低沉。
简直是低沉到了极点。
以前的周末,小妹都会来陪我,因为我总是害怕一个人在宿舍,特别怕漆黑的夜晚,哪怕是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我紧绷神经。
更是害怕对面那家医院传来的鞭炮声,总是向我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离开的信息。
下午的时候,我爸给我打电话说,小妹这次想回老家,不想来我这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心里责怪小妹。“明明知道我一个人在宿舍害怕,还偏偏回什么老家嘛。”
孩子气突然涌上心头,决定以后再也不要和她友好相处。
二
下班之后,在办公室里呆了很久,在各种各样的旅游吧里浏览吧友们关于西藏之旅的经验分享。
七月份,我计划走川藏线,从内江出发,一路徒搭到西藏,目前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在积极的寻找驴友,希望路上相互有个照应。
对于我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勇敢的事情,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无论是胆量还是方向感的辨别,亦或者是野外生活的考验,都是全新未知的一次尝试。
这不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行,但是这一次,我竟然在心里燃起了许多对于一路未知的不安。
我想象到我一个人背着包包,走在荒无人烟的路上,偶尔有车辆经过的场景,突然意识我是有多么的渺小,渺小到即使消失,也会是无声无息的。
看到很多驴友分享的照片,疲惫无力的坐在公路边上,两个藏族小朋友蹲在地上吃着碗里的泡面,彩旗在蓝天下飞舞,骑行爱好者的身影。
突然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孤独的,孤独的旅行,孤独的工作,孤独的生活。
没有人会一直为我们的孤独负责,一直陪伴在身边。
三
高中的时候,在网上购买了作家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朴实的李娟,无论是她笔下的新疆,还是关于她对自己的描述。
李娟念书只念到小学二年级,之后就辍学了,自己一个人自学识字,自学电脑,自己一个人摸索着在网上发文章。
关于她对新疆的认识,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甚至是夜晚的大风、大雪,被封冻的道路,饥饿的羊群。
李娟写得最多是她的外婆,好像从小到大就是只有她外婆在身边一样,她会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她会总是找不到玩伴。
所有关于一个人孤独的故事,都没有任何的异样,细心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即使是条件恶劣到了极点的生活,她依然是一个安静、快乐的的眼睛姑娘。
写出关于《走夜路要放声歌唱》的故事,走夜路要放声歌唱的勇敢。
因为,没有人会为你的孤独负责,没有人会有义务要陪伴在你的身边,总是试着做关于孤独的所有事情。
四
渐渐的开始减少对小妹的埋怨,开始理解,她也有自己的生活安排,不可能总是为了我的孤独而一直放弃自己的生活。
突然很想嘲笑自己,到底谁才是谁的小妹。
想起大学的时候,室友一脸不开心的向我埋怨说:“她做什么我都陪着她去,可是我需要她陪我的时候,她每次都是有事情,去不了,把我一个人剩下。”
人家如果有时间愿意陪你,固然好。但是,别人也有别人的安排,生活轨迹,你孤独了,她不可能为了你的孤独放弃自己的安排,你适应不了孤独,那是你的原因,没有人会为你孤独负责,没有谁有这个义务。
就像你的父母陪伴你的时间是工作之余,或者说是你结婚之前,结婚之后陪伴你更多的时间属于你的伴侣。
但是,他们难免会有事情要做,无法陪在你的身边,有可能因为工作安排必须要加班,必须要出差。
难道你就要无理取闹的埋怨他不爱你了吗?
常常听到身边的姑娘说:“在一段婚姻里,我更在乎的是陪伴,可是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然后就会有男士抱怨说:“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嘛?又要在家陪着,又希望我多挣钱。”
很多事情都是不能两全的,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只能够任选其中之一,而你只能学会一个人孤独,埋怨身边无法陪伴你的人,只能显示你的无知, 学会充实自己的孤独,让它成为你挚友。
没有人有义务负责你的孤独,别人可以享受孤独,你也应该和孤独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