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18年底,怀着兴奋、紧张、忐忑、难过等一系列负责的情绪,终于在北京上车,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1.为什么买房?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跟大部分人一样,北漂,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加上考虑经济因素,租房成本越来越高,考虑不如用来还房贷。而且近期房价一直在比较低谷的状态,买了房的话,可以租出去,还部分贷款。经过和父母的充分协商,取得父母的资助后,决定还是准备上车。
对于买不买房这事,其实要看每个人的状态和想法。有为了买房结婚的,有跟我一样找归属感的,有投资保值的。最重要的,我认为,买房要量力而行,除了首付达到要求,也要考虑还贷能力,否则架在上面,进退两难。我现在就有些后悔当时给自己的预算太高了。当时从首付的角度,考虑了350左右的房,首付是凑够了,但是贷款要200多,也就是每个月得还1万2,3的贷款,压力太大了。
2.如何买房?
与其说告诉大家如何买房,倒不如说是说说我的买房经过,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决定买房以后,我开始了解买房的一些基本知识,可以说,这之前,我就只是一个房产小白,一无所知。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了解行情:第一个是网络,相信这也是大家第一选择,确实,通过网络,现在能获取海量的信息,对行业了解是一个很好的铺垫。第二个是周围近几年买房的朋友,同事的介绍。第三个是实践,对自己的预算有个评估以后,实地去看房,可以自己去转,也可以找中介带看,但是一定不要着急,不要听中介忽悠。
这是给大家的建议,当然我的过程比较特别,前期我也做了这些功课,但受限于时间,我走了捷径,朋友推荐了一个房地产“专家”,一个对房市比较有研究,而且有比较丰富帮人买房经验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然是需要付一定报酬的,但相对于服务而言,我觉得还是比较划算的。除了在选房的时候,他能帮你筛选出目前市面上最符合你要求的房源以外,后期他也会帮你跟房东砍价,跟中介砍中介费,算下来,你还是赚回来了。但是不鼓励大家一定按照我这种方式,毕竟也有一些骗子,而我这是朋友介绍的,是朋友的朋友,还是比较靠谱的。
看房的过程也是比较痛苦的,虽然经过专家的筛选,每次看的基本就是哪个区域性价比最高的房子,但是可能专家的眼光比较好,每次看的房子都超出预算一些,而且也都比较抢手,不好砍价,所以也是看了差不多两个月。看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和心里预期斗争的过程。最终看上了一套在北京南三环附近的老房子。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大家普遍纠结的老破小还是远大新的问题。总的来说,是一句废话,但还是要说,看你自己心里看中的是什么,网上也很多关于这两者之间利弊分析,我在这就不再赘述。我就只说说我的想法。我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说服的人,尤其是在不擅长的领域,前期很多朋友都建议我为了生活质量,住房体验,买远大新,我也听进去了,去南五环,北五环都看了,说实话,环境确实很好,房子也很新。但是看了以后,我反而没有什么购买欲望,可能我心里是更看重地段的人吧。一想到通勤一两个小时在路上跟人挤地铁,我就受不了。再加上,我心里坚定的认为,如果房地产不行了,泡沫了,也是从郊区开始,毕竟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生活资源集中在城区的大城市,地理位置还是首要因素。比如西城区的地下室就算再破,还是供不应求,毕竟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在。当然,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这是我的想法。
好像说的有点远了,像是劝人买老破小。回归正题,看上的那套房,报价接近四百,超了我的预算不少。原本我的预算是300左右的,但是随着看房多了,慢慢提高了,已经到了350(补充说明,这里说的预算都是房租总价)。实地看房后,户型确实很喜欢,客厅朝南,面积也大。从中介处侧面了解到有议价空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约了谈价。女房主特别不好谈,在各方努力下,370多成交。当时由于比较心急,加上之前错失了几套好房,没挺住,成交了。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冲动。就这样,我上车了,现在每月还着超出工资的贷款,唯有把房子租出去才能维持生计,买了房,不敢住,也许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