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   竹   声   中

               

               


      "大人望挣钱,小娃儿昐过年"这是故乡流传的一句俗语,道出了两代人的不同心态和追求。大人要养家糊口,要"挣钱",无论是务农的乡民,还是做工的手艺人;无论是为官为宦的有权势之人,还是断文识学求取功名之士;都要劳力劳心,孜孜不倦,一日也不能懈怠地挣钱养家。而童年则是人一生中最单纯、最开心的快乐时光、是玩乐的年代,而"过年"则是玩和乐最集中的时候。家里有好吃的、身上有新衣服、口袋里还有些许"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过年是父母管制最少、最宽松的时候。而且,年不是天天可以过的,它要经过365天的等待和盼望、365天的积累和发酵。所以,对小孩子来讲,那可是一年中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候了。而大人们经过一年的劳力劳心,也要在岁尾年末停下来,喘一口气,盘点一下今年的得失赢亏,规划一下新的一年的打算和目标。所以,"过年"就成了我们全民族的狂欢和家族团聚的欢乐时光!

      经过300多天的等待后,一进入腊月,年的色彩、年的声音、年的味道和年的感觉在故乡小城里愈来愈浓烈了⋯⋯

      儿时的记忆里,年的色彩是明亮、绚丽、火红的温暖色调。

      腊月一开始,一些汉源、荥经等山外的行商、商号便带着大批年货到山里来"淘金",希望在年末岁尾来一个满堂红的收市,本地的商铺也抓紧一年最后一点时间,争取更多的收益。所以故乡本就狭窄的街道,密密麻麻的摊点、货位一字排开,日用百货、土特产品、布匹盐巴、烟叶烟丝、烧酒糖果、糕点甜食、八角三奈、花椒茴香、木耳香菇、鞭炮烟花、年画春联、香烛纸钱,大大小小、吃穿用玩,一应俱全。买东西的、闲耍的、看热闹的,穿梭其中。尤其是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年画,门神,在岁末的微风中翻飞,那五彩的光斑仿佛舞动起来了,映衬着讨价还价、争斤夺两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兴奋红颜,让小城狭窄的街道显得满满当当,红红火火!到了除夕的下午毎家大门两旁的红春联和屋簷下悬挂的红灯笼,把年的火红,明亮、绚丽的色彩飽满地拨洒在故乡小城的街头巷尾!

      年的声音是喧闹、欢腾中透着欣喜和满足。从腊月开始,故乡街头年货摊前的叫卖声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此伏彼起。天黑了,虽然街头静寂了,但水沟边和碉门街还传来有节奏的"咯吱一一嗵、咯吱一一嗵"的声音,那是人们在连夜地舂酒米粉为过年做汤园和吃醪糟准备材料。还有的人家的灶房里忙着油炸丸子和酥肉,不时传出滋滋的声音。到了除夕夜,祭拜神灵、先祖的瞌头声和团年飯桌上的欢笑声、鞭炮声,以及接踵而来的新年耍龙灯、舞狮子的铿锵锣鼓声。入耳的声音,和谐一致地组成了一阙新春欢腾的交响曲!

      年的味道自然是浓浓的香。在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平常的日子,只要能有温飽就很满足了。但在过年的时候,有了闲暇时间,自将显示其烹调的手艺和大飽其口腹之欲。连《白毛女》中最穷的佃户杨白劳都要"卖豆腐挣下了两个钱,集上称回来二斤面。带回家来包餃子,欢欢喜喜过个年"。更何况一般的百姓。所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过年的时候无论城乡、不分贫富,过年就是美食的季节。在过年期间,各家各户,蒸、炒、煎、炖、烧,各施其术;猪、牛、鸡、鸭、鱼,各显其味。香味和着袅袅炊烟,飘散在故乡小城的上空。

      年的火红、年的喧腾、年的香味,混合成一种年的气氛。这这明亮、欢欣,香甜的气氛,一年才有一次,它是365天的盼望、365天的欣喜、365天欢乐的总汇,年的感觉,它不仅仅表现在外在的声色味道,更表现在每个人心灵的深处!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过年前有几件必做的大亊,在我的头脑里记忆犹新。

      做新衣。一入腊月,首先要准备过年的新衣,兄弟姐妹五个,小娃娃都盼着在新年穿上新衣服的得意和欢欣。腊月里裁缝师傅都很忙,先要排定日子,我们家请的是一位在小城很有名的黄姓老裁缝,这是一位略显清瘦,脊背稍微有些驼,留着一把花白山羊胡的老师傅。父母在柜台内的一角摆上黄师傅工作的案桌,黄师傅将隨身带来的尺子、剪刀、熨斗、针线⋯⋯等整齐地摆放在案桌上,母亲则将早就准备好的做衣服的布料拿到䅁桌上,甚么料给甚么人作衣服或裤子,都一一交待清楚。黄师傅开始挨个"量体裁衣",然后将布料摊开在案桌上喝一口清水,将清水均匀地喷在布上。早准备好的生铁熨斗,象一个带粗长把的平底勺子,勺里用燃烧的小块木炭加热,将熨斗放在喷水的布料上,就响起"嘶嘶……"的声音,并腾起白色的水雾。熨斗在布料上来回几趟,布料就平平展展了, 黄师开始用尺子在布料上划线,剪裁。然后,戴上老花镜一针一线地开始缝制了,裁剪成几大片的布料,在黄师傅的巧手下连成了一件件的衣裳。那时,故乡没有缝纫机,衣服全靠人工一针一线地缝制,虽然衣服是最简单最流行的长袍大掛,故乡称之为"长衫子"。虽然其缝制并不复杂,但我们家大大小小八口之众,新年衣服也要做好多天。快过年了,大人们都忙着准备过年,只有我们小娃娃清闲,不时地到案桌傍看黄师傅缝衣裳,尤其是逢到缝制自己的衣服时跑得更勤了,有事没事都要去看看自己的衣服缝成甚么样了。还不时地想象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在小伙伴面前得意的样子。等到衣服做完后,黄师傅将所有衣服熨烫平整叠放整齐后,交由母亲收好,要一直等到大年夜守岁之后,我们上床睡觉后,母亲才将新衣放在各自的枕头边,将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等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醒来第一眼,给我们一个惊喜!在腊月一开始,家里还要请一位我们称为"周二孃"的长辈给我们家每人做一单一棉两双新布鞋,只须将鞋的大小规格交给周二孃就行了,她在自已家中做好后于年前送来家中,过年的新衣、新鞋便齐备了!

      杀年猪,这是过年前我们家又一件大事。泸定虽是县城,但和农村差不多。有条件的人家大多养猪,大多不是为了养肥了拿到市场去卖,而是年前养肥杀了留着自己吃。我们家房子的最后一间就是厕所,而其中猪圈就占了三分之二的地方,外婆操持家务之外每年都要养一两头猪,过年时杀猪吃肉。我们家人口多、小孩多,因而歺余的潲水多,正好废物利用来养猪。而且,外婆在大坝的几亩薄田,租给当地乡民耕种,每年庄稼成熟后,以粮代租,多为玉米,除了家中吃一部分外,正好可以用来喂猪催肥。养猪是外婆家务活中的一部分,外婆养猪很经心,秋天开始,给猪加喂粮食来催肥,所以到了年底,年猪膘肥体重、肉嫩味美,杀了年猪,一部分过年食用,一部分则盐渍、烟熏,制成腊肉,可长年食用。对于杀年猪,记忆最深刻的是猪腰子,那是我们弟兄的"专利",而且吃法特别,既不"爆"也不"炒",而是"火烧"。将新鲜的腰子洗干净,竖着从中剖开,抽掉里面的筋,只涂上一点点盐,别的甚么调料都不放,用一片新鲜的白菜叶子将其包好,然后放入柴灶中,用灶灰蓋好,避免明火直接烧烤,然后柴火灶继续使用,利用柴火灶的热力,将其闷熟。这种原始的吃法,大约源自远古人类,做法虽原始,但其滋味却十分鲜美,它没有烟熏火燎的焦糊味,也没有添加任何其它调料的味道,只保留着鲜嫩的肉香,还有着淡淡的白菜的清香。至今回忆起来,还不禁口舌生津。

      过年了,要吃汤圆、醪糟,。所以,年前另一件吃的大事就是要酿醪糟,舂米粉。

      酿醪糟,须选上等糯米(故乡将其称之为"酒米"),先泡后蒸,蒸好后须趁热将甜酒粬捏碎均匀地洒在上面并拌匀,还必须立即趁热装入洗净控干水分的土坛中,并将坛口用油纸覆盖,并用细绳挷扎好使其保持密封状态,放进背篼之中,周围用棉絮等保温材料填满然后放入貯物室中,让其充分发酵,几天后就会闻到一种淡淡的甜酒醉人的清香。酿醪糟看似简单,但其技术性很強,掌握分寸很重要,泡、蒸、洒、拌、装、封,一气呵成,温度的高低,酒粬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到醪糟酿造的成败。力度、酒粬不夠,变不成清香甜美的醪糟,过之则会变得酸不可食,外婆和母亲都是一把好手。在我的故乡,除了过年酿醪糟外,平常也有酿醪糟的时候,大多是在夏天,而且其原料也很简单。夏天天热,那时又没有冰箱之类的冷藏电器,吃不完的飯保管不当容易变餿坏掉,所以有时吃剰下的"面飯"(故乡处山区,山地多产玉米,而大米比较稀贵。所以,故乡乡民便将大米饭洒上玉米面粉拌匀,让每粒白米飯外包裹着一层金黄色的玉米粉,蒸熟后食用,故乡将其称为"金裹银",平时,我们则将其简称为"面飯"),用过年酿醪糟的方法和程序,将剰飯变成醪糟,我们将其称为"玉麦面醪糟"或简称其为"面醪糟"。腊月间为过年酿造的醪糟,虽然密封,但其酿成之后,不时地透出诱人的甜香,儿时的我们経不住这诱人的美味,往往乘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打开坛口的封纸,偷吃一口。而小儿的偷吃往往会被父母发觉,父母并不戳破我们,只是不时恐吓我们:"吃生醪糟要生痔疮的!"以此来提醒我们。

      过年要吃汤园。汤园饀,我们称为"汤园心子",都是自已家里自制的,这是平时做糖果、炸油货的父亲的任务。将上好的猪油加白糖和炒香了的芝麻和拌均匀,这是汤园心子最基本的三大主料,如再加入其它原料,则可做成不同味道的汤圆心子,将搅拌均匀的汤圆心子平摊在桌案上拍实、压平然后用刀将其切割成整齐的小方块,一层一层地整齐码好,过年做汤园时,随时可取出使用。每当父亲在桌案上忙祿时,我们总爱在桌案边看着,闻着猪油、芝麻的香味,期盼着有边角碎料的时侯,在父亲的默许下,优先尝到汤圆心子的香甜。

    过年吃醪糟须加入糯米粉,称为"粉子醪糟",还可加荷包蛋或蛋花,称为"醪糟蛋"。过年吃汤圆则糯米粉更是主要食材,一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汤园粉,准备汤园粉,汤圆粉子是以糯米为主料,加入适量的大米,以增加其硬度,不然纯糯米的汤圆太软,不好食用。制作米粉,一种是磨,一种是舂。磨汤园粉,有石磨的人家,将糯米经泡后湿米和水一齐慢慢放在石磨上磨,磨成糯米浆后,用布将水分过滤、挤压后,故乡称磨出的糯米粉为"水粉",湿米粉须晾晒干后,才能长期保存。但泸定的冬天,气侯早晚温差还是挺大的,一冷一热,或经霜冻,晾晒的米粉往往容易变色发红,虽不影响其食用,但白米粉变红与人们传统的习惯不太符合,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家都釆用"舂"的方式。但舂米粉须专门的工具,六七十年前的故乡,有这种舂米粉设备的人家很少,记得在沟沟边和碉门街几家有,而临近过年,舂米粉的人家很多,所以需先排好秩序,轮侯前往。舂米粉的设备一般比较粗笨原始:要佔大半个房间,一个青石硺成的"兑窝",兑窝表面与地面相平,兑窝后面两米左右是一固定的门字形的粗笨木架,在离地面一定的高度,有一个轴,连着一根园木,园木的长度,前面齐地面的青石兑窝,园木头上有一园形木杵,上梆着一块大石头,以增加其木杵舂米的力度,舂米粉时,将経过洗净泡好的糯米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普通大米漉干之后倒入青石兑窝之中,两个人站在门字形的木架后面,手扶木架上方的横梁,分别用一支脚,用力将中间园木的末端往下踩到触碰到地面时,园木前端的木杵便高高翘起,两人用时放脚,前端木杵因因其上固定有石块,所以,一松脚,木杵便重重地舂入青石兑窝中将糯米舂碎,而兑窝边专有一人用一根比较细的木辊,趁木杵抬起的空挡,将兑窝里舂在一起的糯米搗碎、搅拌均匀。当门字形木架后的两人,同时用力将主轴园木往下踩时,园木与下横梁木轴摩擦便发出"咯吱⋯⋯"的声音当两人用时放脚时,前面木杵重重砸向青石兑窝,便发出沉闷的"嗵"的声响。连续不停地踩、放,就会出现有节奏的"咯吱⋯⋯嗵!"、"咯吱⋯⋯嗵!"的声音。舂得差不多了,便将青石兑窝中的米粉舀出,放在很细的罗网筛里筛,筛出细粉后,将留在罗网里的碎米粉倒入青石兑窝中,继续舂,直到全部经罗网筛后合格为止。这种米粉简单地晾晒后成干粉,就可以长期保存,可隨时取用,方便得很。

    由于临近年尾,舂米粉的人家很多,需要排队轮候,所以夜深了,从水沟边和碉门街的小巷里还不时传来"咯吱⋯⋯嗵!"、"咯吱⋯⋯嗵!"的舂米粉的声音。

      年,隨着这有节奏的声音,愈来愈近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