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天我要用粗糙的笔墨记一记我的婆婆。
“奶奶,请开门!”女儿稚嫩的声音一响起,头发花白满面笑容的婆婆就开了门迎接,有时还要和她的爱孙子来个拥抱。屋子里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客厅里的灯光却总是那么柔和。
家里物资储备丰富。墨鱼、香菇、红枣、银耳、绿豆、薏米、土鸡蛋、乡里红薯粉……希希大姑妈送的贵州牛肉干、安徽烧饼、哈尔滨蓝莓粒,还有希希小姑妈亲手做的糕点,婆婆都说留给我们回来吃。早餐拌个通心粉,她老人家竟拿出了五种酱来!让我忍不住拍照留念。冰箱满满的,装食物的箱子满满的,我们的心也满满的。
婆婆退休前是单位的会计,办事重计划,讲原则,一丝不苟,井井有条。比如来客前的准备工作,细致到开宴前两个小时就要把碗筷重新洗好逐一摆在餐桌上。以前我总觉得就几个相熟的亲戚吃吃饭而已,没必要提早这么多,现在也适应了婆婆的做法。
婆婆和善热情。我的亲戚朋友多,她每次都会帮忙张罗烟酒茶饭笑容待客,大家都能感受到老人家的真诚。乡里的侄辈讨个儿媳添个孙什么的,都会请他们的婶婶去,尽管他们的叔叔已故去二十年。婆婆随的礼也回应了他们对她的尊敬。听说以前,乡里的亲戚来城里时,婆婆也会把他们照顾得很周到。
婆婆知书达礼,现在也爱看书。不是在家里看看杂志,就是摇把蒲扇去步步高商场看书。她爱看综艺类节目。刚才我对她的篮子里收着半截参差不齐的“红牛”饮料罐感到好奇,她得意地告诉我这是从电视上看来的让剪刀变锋利的法子 ——— 经常去剪剪铝罐子皮。婆婆的字也写得漂亮,那两个题有“娘贺”“奶奶贺”的红包我打算一辈子珍藏。
婆婆也思念他的憨儿子。这次只我和希希回来,晚上我让婆婆跟她还在广州的憨儿子视频通话。当信号接通的那一刻,老公的头像在手机屏上显现时,婆婆的手竟然情不自禁地去摸了两下。我感到很愧疚。不管什么理由,我们都让七十多岁的婆婆成了留守老人。一周一次的电话问候始终是解决不了那漫长的孤独和寂寞的。
婆婆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好生培养希希。她说孩子带好了,我们后段的日子就会过得轻松。我的心愿跟婆婆的心愿一样,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经济略有盈余即可。
婆婆的妈妈是长寿之人,我也希望婆婆拥有这良好的遗传基因。不求其它,只求我们回家时希希的那声呼唤:“奶奶,请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