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怦然心动里,
星海的眼神,
俘获心的笑容,
最直白的喜欢,
直白的倾附于你,
你是西瓜味的清新,
这是我,喜欢你的样子。
这是我,喜欢梧桐树下的你,
它延伸着世界的顶端,
也延伸了我的喜欢,
阳光和空气的芬芳,
你真该上来看一看,
没有意识的你没有行动。
那么一天,
我丢了世界的梧桐,
我哀求了你,
你却没来做第一次的守护,
没有意识的你没有行动。
即使不和我一样眺望,
只要有你一点认定,
有你有我的梧桐世界。
不再对你问候,
不再从心的喜欢,
我丢失了心底喜欢的梧桐世界,
和树下的你。
倘若哪天,
如缤纷彩虹出现在眼里的人,
恍然会是我,
为我栽种歉意的梧桐,
我想是有我的世界,
倘若哪天你开始需要人陪,
愿想那个最后的人会是我。
(写于18/12月21日午夜。怦然心动,一个遗留在我脑子里相当美好的画面:一个女孩对着那个男孩最直接的喜欢,男孩总是避让或者夹带恐惧。这是我一直到昨晚以来对这高评分影片的“四字”印象,被人既定为好的东西,我会毫无顾忌的完全推开,而不会再去审看它的内容,纵使它的内容是怎么的好,这是我病态的而带着独自意见的怪异性格,怎么养成的?通常一点说就是有病吧。因为这才是我独立接受这些事物的一个对于我才是适应的过程,反复的看了两遍,对于直接而又单一的直觉的喜欢那样的羞怯又那么的直接的喜欢,如此高纯度的对于“喜欢”意识的复刻,让视听这个故事的人总能感受无限的美好,即使一遍,两遍…
然后就写了这个一个“东西”,带着仅仅个人我的理解的“东西”还有一种叫做“修养”的东西。)
绪
18/12/19晨曦,
敲打那么多零碎的文字,
对我来说这些也无疑是痛苦的,
每当获得新词汇,具体事物上的也好,空泛精神的衍生也好,而碰巧同时你又能轻微的理解它,代入它,
那我这平凡的小脑颅还不得嗡嗡作响,以求来相论的对象,
可通往闪光的地方,哪条过程的甬道会不以狭义锋利凸起的岩壁划破你通过的思想,
舒适的头颅预示着愚笨,也预示着轻易的快乐诱惑,
悻悻想来,还是惯性的直觉的去表达敲写吧,
只是不要再过于急忙的去书写传递出脑颅的对于新意会来的“知慧”,冲动的要去表达传递,
平复“兴奋”和表达欲,应当也是一种心的修为,
我总不能再去阻挡那,对于思绪自我反省的门窗再往来一些开阔的角度吧,
对于它,我是追寻问底的始作俑者,
我想更自然的把这样去敲写,
顺从意识的自然,
而更自然的抚开那扇窗,寻来扇门,
纵使一点点的遗漏精神的原液。
所以自我反省的思维,
还是要去以敲写的方式来获得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