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说想创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路径在哪呢?我在不断的学习归纳整合中寻找方法。
寻找一个参照系
整合一套做事情的方法论
模范拍档在哪?
设置一个模仿对象
对科幻作品《三体》很膜拜。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三体文明飞来的水滴,半小时的时间摧毁了地球文明以为无可匹敌的太空舰队。总结到的经验是:以已知推断未知,有多么的不靠谱,换个说法是:风险不可控。
创业中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我认为是:寻找一个模范对象。观察它的路径、做法、动态。
以内容创业而言,世熙传媒就是我给自己设置的参照系。
9月19日,世熙传媒在京举办“2016年秋季内容推介会”,推出20多档各类节目计划,50多家广告客户、平台代表与会,规模不可小觑。
世熙传媒这次的创作思路:
3档音乐类节目——《音乐大师课》第三季;两档新节目:原创音乐节目《天外有天》,强调“家”主题的《最强音乐家》。
3档喜剧类节目——《喜剧班的春天》和《来了就笑吧》推出新一季,其中《喜剧班的春天》第二季将在内容和形式上升级,以“青春”为概念,打造青春校园风格喜剧。新节目:《我是笑星》。
2档极限体育类节目——运动竞技类真人秀《超人来了》,竞技闯关真人秀《超级马力》。
3档生活情感类节目——《十周嫁出去》第二季,新节目:《十大红娘》以及《老公学院》。
3档体验竞技类节目——《咱们穿越吧》第三季,基于历史穿越研发的IP节目《史无前例》,原创节目《成为手机吧》。
3档成长情感类节目——聚焦青少年成长话题的《少年村》,脱口秀《国立秀》,《中国爸爸》第二季。
5档网络综艺——《自拍大挑战》、生活实验类节目《禁止出格》、以“明星粉丝”为主题的《一步之遥》《铁粉炒爱豆》、《十周嫁出去》第二季。
世熙传媒公布的新计划中,原创音乐节目《天外有天》源于“第一届世熙奖•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大赛”的金奖项目。节目的模式点在于独有的“天空球”概念,“天空球”打开与否决定球里面演唱的普通人或明星是否晋级。
《成为手机吧》亦源自“模式大赛”,这个提案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世熙奖•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大赛”上获得了金奖。节目中,明星将变身为素人的智能手机,并要去完成三轮任务。
历史综艺秀《史无前例》拟推出“新闻直播间”模式,两对嘉宾进入历史新闻直播间通过播放、专访联线等新闻手段和方式,用综艺手段表现和还原历史事实。这档节目世熙传媒将与英国著名制作公司Lion TV联手打造。
在明星资源方面,《国立秀》主打张国立品牌,在此基础上,节目将“融科技、网络与热点于一体”;《来了就笑吧》第二季开心麻花团队将深度加盟;新节目《超人来了》李娜将全程参与,世熙传媒透露该节目已定档央视。
此次世熙推介的20余档节目中,网综占据1/4的比例。其中《十周嫁出去》第二季,世熙传媒宣布将与“小龙女”李若彤牵手,和芒果TV进行合作。游戏秀《粉丝炒爱豆》《一步之遥》两档节目由世熙传媒投资的英国公司Om TV原创研发。
以此来思考内容+渠道+流量的节目创作过程中,哪些创意应该更多投入,哪些应该终止退出。
整合一套做事情的方法论
从IP理论、整合营销理论里抽取有价值的内容,整合广电媒体的实际,逐步形成广电领域,内容创业的方法论。
以广电媒体为例,我认为,我们会生产大量的内容,但是渠道拓展没有受到重视,市场创收基本没有纳入考虑范围。而整体转型难,局部突破容易。
现在渠道优势逐步瓦解的背景下,内容创作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做什么?
内容创业,探索适合广播播出,又具有融媒体特质、市场运营空间的节目,然后做精细化的、专业的制作发行。发端于广播,但不限于广播。
区别于现在我们的广播节目,有竞争力的内容创作:应该是内容+渠道+变现。
1内容:以现有的两个创意案《嗨,打卡啦》和《声探60分》为节目创意基础,或者在频率内容征集创意,选定孵化方案后集中突破。
2渠道:节目的多平台发行和行销。比如《声探60分》节目,不止限于广播,而是采用政府机构/企业+一家省级电台+一家市级电台+一家直播网站+一个视频终端+一个APP+部分授权的合作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在不同的平台上推送不同的内容,最终形成整合传播,扩大影响。而各个平台间具有差异化,避免内部竞争带来的损耗。
3变现:打通政务和企业资源,做好内容营销,以内容IP为圆心,以内容合作、场景嵌入、线下活动等方式延伸创意的市场价值,实现创收。
具体怎么做?
人员:在频率内部或广电系统内寻找愿意加入的人。人才合作方式:1固定工资,计件薪酬;2分红机制;3入股形式,盈亏共担。争取台里的资金支持。
渠道:现在广播电视台可以用的有:金熊猫、熊猫听听、直播四川,现在有合作关系的有水滴直播、花椒直播、封面新闻。按需要和可能进行拓展,形成合理的多元的发行渠道,比如,市级广播媒体、省级兄弟单位。
创收:今年参加了香港大学商学院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学习。里面有一些客户资源,看能不能引入到节目中,以提成或分红的方式实现共赢。
未来
内容创意的未来我现在认为,是可以做节目成品输出(版权收益)和模式输出。
起于广播媒体,而不限于广播媒体,根据不同广播媒体的特质,甚至不同媒体的特质,帮助其研发符合其气质,又有口碑和市场影响力的内容。
如果我们频率在这内容创业上能够早起步,作出突破,对于应对未来的媒介竞争环境,应该能有所助益。
模范拍档在哪?
最近看南方周末出版的《人物周刊》,一期封面文章为《最佳拍档》,介绍:高晓松和宋柯的二十年合作之路。
高晓松有情怀,他对记者说,企业家是一种独特的人,不是你相当就能当。
宋柯善于执行,他对记者说,我都不知道情怀是什么东西。
但是,他们可以一起行走二十年,合作方式是,高晓松打头阵,宋柯断后。从早期的太和麦田,到现在的阿里星球。
另一期讲银河映像三人行,杜琪峰和韦家辉。在银河的人看来,两个人个性太不一样了。杜琪峰大情大性,暴脾气,豪爽。韦家辉内敛温雅,头发永远妥帖输到右侧,爱读哲学。而两人又有很多重叠的生命历程。一个急,一个温,正好成为平衡的一对搭档。
两组人物专访,在透露一个共同的方向:寻找最佳拍档。
在创业过程中,团队至关重要。如何寻找到和自己互补的搭档?以上的例子可以提供启发。
一定是互补的几个人。各有所长,又能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