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应该经常在微信上看文章吧?
你还记得自己昨天看了什么吗?
前天呢?上周呢?
更早的时间我就不问了,估计能够想起来的人不多。
我们总说这是一个 “知识爆炸” 的时代。
但其实真正爆炸的应该是信息,而不是知识。不信你回想一下自己每天接触的资讯,有多少可以称之为知识,又有多少仅仅是信息而已。
我们的身体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得补给,经过自身的消化处理,最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如果你每天吃进去的是垃圾食品,即便消化处理得再好,也很难让你的身体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
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
如果你每天摄入的都是一些无用信息,你处理得再好,最后得到的结果都不会让人满意。
况且大脑的处理能力又和输入的信息质量相关。就像吃了劣质的食物会损坏消化功能一样,这其实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
所以如何筛选出优质的内容,为我们的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并且思考的事情。
我们的知识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环节:
1. 输入存储:找到合适并且正确的材料,把它们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2. 查找提取:当某些场景被触发时,我们应该可以根据需要查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3. 实际应用:知识体系的最后一环就是把它应用起来,改变生活。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从第一步开始我们就容易掉进各种各样的坑当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我曾经写过一篇《骗我的时候,请注意一下分寸》,讲的就是面对输入的信息,我们的鉴别能力其实并不强。
其中谈到了“睡眠者效应”,说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从不值得信任的人(团体)得来的信息会渐渐赢得人们的认同。
掌握了这个效应的商家和政客,会利用电视广告和媒体宣传,不停地给你洗脑。
你当初不相信没有关系,只要你看到了这些东西,它早晚有一天会产生效果。
其实不光是对方有意去向你传播这些东西。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些虚荣心,导致我们会不停地去寻找最新最酷的那些概念,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落伍。
但实际上,这些概念恐怕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里面的实质内容其实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进化和提升。
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某事(物)的名称,只有少数人真正知道它们是什么。
知道它叫什么(Knowing the Name of Something)和知道它是什么(Knowing Something)之间的差别,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如何区分这两者?费曼教授给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检验标准:把它解释给一个孩子听。
当你不得不把自己脑中的知识解释给一个孩子听的时候,你会被迫不能使用任何 “高级词汇”,只能用最简单,最初级的语言去阐述。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帮你去伪存真,探寻本质的过程。
凡是真正理解一个概念、一件事情的人,一定是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它讲清楚的。
不然 TA 多半是自己没有理解清楚,或者只是想用所谓的高级词汇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为了过滤出我们希望的优质信息,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过滤体系。
过滤层是不是越多越好?
这值得商榷。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关注点、理解能力都不同,所以无法一概而论。
对于一个理解能力出众的人来说,可能多几个过滤机制对 TA 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由于处理能力强大,所以每天依然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
但是对于一个时间有限且处理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可能只要有一个大的原则就足以帮 TA 筛选出相对好的内容。
一味增加过滤层可能只会让 TA 每天纠结于过滤信息,而不能把精力投入到信息输入上去。
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两层过滤网就足以让你筛选出足够好的信息了:
❶时间
当你接收到一个信息的时候,不妨先用时间维度来考核一下。
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信息在多长时间内是有用的?
一天?一个月?一年?或者更长时间。
有些信息明显是快餐式的知识。你知道了某个明星的八卦新闻,你看到了媒体报道的奇闻轶事,这些信息的保鲜度,多则一周,少则只有几个小时。
我们花时间去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在聊天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些谈资,并且显得我们不落伍而已。
但是一波又一波的类似的信息向你涌来的时候,你不得不做一下取舍,因为你的时间有限。
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获取 “保质期” 更长的事情上,明显是更值得的。
比如你可以阅读一本经典著作,虽然这不会让你在短时间内成为聊天时的中心,但是等到你的积累能够帮助别人解决更深的困惑时,你会发现这种坚持的意义是重大的。
同样付出了时间,我们更好的策略就是让它的回报多一点、持续时间长一点。
❷不细节
特斯拉的老板伊隆·马斯克曾经谈起自己面试员工的方法:
问应聘者曾经遇到过什么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如果这位应聘者真的解决过这个问题,TA 一定会把解决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并且会在不同层面讲出自己当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如果他们没做过,你是不会听到任何细节方面的描述的。
筛选员工用这个方法不错,筛选知识用同样的方法也不错。
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里全都是概念的堆砌,而没有深入到任何一个具体细节,甚至没有给出一个实际可操作的方法时,你就可以把它过滤掉了。
因为这些信息的来源多半是那些 “知道它们叫什么” 的人,而不是那些 “知道它们是什么” 的人。
有了以上两个评价标准,能帮助我们在 “信息爆炸” 的时代保持一个更为淡定的心态。
时间有限,不把时间花在不必要的信息上就是在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