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真的在乎完美吗
你在乎一件产品的完美吗?
嗯。我很在乎。
任何时候都在乎吗?
不,在需要展现自己的时候,比如:展示品味、表现远见。
很好。
对于那些能够满足你需求而不那么完美的产品,你会不屑一顾吗?
嗯。这很可能不会。能做到完美自然最好。
那你能承受附加的代价吗?比如:多出来的成本。
如果溢价能够弥补付出的成本,我愿意。如果它只能带来额外100的收益,我不可能花费110的代价去获得。
比如:一项任务需要半天的时间去完成,没有额外的奖励。我不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将它完美化。因为我完全可以一天做两项任务。当然如果关系到自己的升职加薪,那当另算。
怎么做,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更多的是表现出重点,能指导实践即可;特殊情况下,应该去追求完美,比如:求婚。
反应到职场上,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弥补缺陷也比精进来得更有效。
2 你不必重新发明轮子
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自己一遍遍地梳理结构吗?
这也许是一个方法。
但很可能没有必要。因为在报告时,你会发现别人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又好又快。
造桥工程是个复杂的事情,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相似的案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增删修改。
复杂的问题并非要用复杂的方法。我也喜欢简单的解法。
你不必去重新发明轮子。世上总有很多的同行者,走得快与慢而已。
我们需要的只是找到轮子,让它滚动起来。
个人如此,公司也是。
华为是这样,苹果也是这样。
华为认为:超过30%的创新是浪费。快速进行“微创新”,不断优化成熟产品,抓住消费市场的时间窗口,快速转化为商业回报。
苹果呢?““在90%成熟度技术上的进化迭代。”
苹果公司发明了个人电脑(原创技术源于意大利Olivetti公司)
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原创技术源于施乐公司)
iPod播放器(英国发明,韩国最先出品)
3 你需要的是流程化
当初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中,总有人会脱颖而出。相同的机会,为什么他能把握住呢?
让我们将目光移到另一边。
还记得学校的生活吗?
遇到的题目无非是换个花样,每次都是老相识。
其实工作也是如此。
除去最开始的新鲜劲儿,后面也差不多了。
工作久了,你也会发现工作很多的工作都是在重复。
再一次遇见的时候,你会想:当初要是编列出清单就好了,现在就可以照着来一遍。
没错。这种事情你不只会经历过一次。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可要是没有这些,靠着自己的脑袋去想,靠着自己的经验去做,每次都会有新问题产生。
事情没有办好,上级自然也不会给你更多的任务,你自然也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了。
回到有小伙伴脱颖而出的案例中来。
你和他交流的时候,是否觉得大家的认知水平都差不多,甚至有时对方不如你。
不过事情就是如此。他有着一套流程化的系统,就足够了。
而这并不需要很多的时间。
其实,上面只是在说一个公式:投入产出比。
完美虽好,可代价太高;满足真实的需求就好。
辛苦去发明,也不见得能处理好问题;不如到现实案例中寻找答案。
重复的事情太多,我们只需要一个流程,就能很快的有收获。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界自有其运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