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我的家乡安庆的一张美丽名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自己家乡开展,我感到非常开心,也很激动,不仅仅因为能在自己家门口开展活动,更因为我可以将自己家乡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介绍给我的同学们,这让我这个“东道主”感到十分自豪。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紧跟当下时事热点,关注最新的形势政策,决定从我们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黄梅戏来开展此次活动,为进一步探究当前安徽省内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梅开二度小分队”于一月下旬在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研活动。
我们走进了“戏曲进校园”模范学校安庆第一中学,最近几年,安庆一中每年都会定期让学生们走进剧院,亲身感受黄梅戏的魅力,学校也会与剧团合作,请他们来学校演出。这不仅仅有利于黄梅戏在新一代青少年群体中的宣传与发展,也对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很大提高。
我们去的第二个地点是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这里真的让我很震撼,华美秀丽的服装,珍贵的历史影像和文物,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对黄梅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博物馆组织的“黄梅百年”的全国巡回展,让黄梅戏面向全国“走出去”,更好地与新时代接轨、以新形式传播。黄梅戏不仅仅是安庆的,也是全国的,更是人类世界的精神财富,黄梅戏工作者们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为的是让大家都能感受黄梅戏的魅力。
这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再芬黄梅公馆,在钱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再芬黄梅公馆内剧团成就展览,浏览了韩再芬老师的作品展览区,感受了艺术家的风采。同时,我们采访了国家一级演员、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副院长、再芬黄梅青年团团长李萍和国家二级青年演员江李汇。在与李院长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再芬黄梅公馆非常注重青年演员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能当主角的机会,争取做到“人人皆可当C位”。再芬黄梅剧院有一个词叫“传帮带",意思就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不仅仅传授黄梅戏表演知识,同时也会给年轻演员当配角,跑龙套,与他们合作演好这出戏。她感慨道,这其实不仅是学唱戏,也是学做人。之后,我们被邀请留下观看晚上的演出,这是最让我激动的时刻。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安庆人,完整地看完一场演出印象中也没多少次,随着年龄和学识的不断增长,我也逐渐能懂得每个剧目所表达的时代含义。熟悉的唱腔,优美的服装,热烈的舞台效果,为这次寒假实践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黄梅戏工作者们的努力,我们大家也应该多去关注,多去支持,只有大家一起携手共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才会越来越好。此次寒假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传承发展黄梅戏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一起为黄梅戏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听到黄梅戏的音韵,为文化的自信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