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大少少的企业都在学习华为,模仿复制华为的成功经验,各大商学院EMBA都有讲华为的模式,但真正能够学到用到的企业,几乎没有。成功是极其难以复制,这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的格局。
20年前华为就已经开始布局芯片的研发,每年投入数10亿元的研发资金,把他当做备胎一样的运行,直到2019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才使的华为亮出这把这个备胎。这样的格局在中国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当一个老板把做企业升华为社会责任感,国家情怀的时候才能创造出世界级的企业。
一、谋局
有格局的老板,一是懂得做战略,也就是谋局,能够洞察未来10到20年为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就是战术,知道怎么走,找什么的人才才?什么样的打法等等,也就是老板会用人。
大多数的老板都是把自己培养成一流的战术者,而忽略了战略,把企业初创带到一定的高度就止步不前,也就是民营企的天花板。营业额3000万到一个亿是一个台阶,当达到一个亿的营业额之后,十个亿又是一个天花板,再到百亿又是一个天花板。
所以老板的战术在牛,也很难把企业带到百亿市值,为什么战略如此的重要?首先,企业初创期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企业的5到10年的商业计划书。按照制定的商业计划去稳步推进。大多数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赚一年熬一年再赚一年,反反复复始终做不到行业的领先。
第二、布局
赚钱的行业红利期一般为3到5年,过了红利期几乎就是红海,所以一定要布局企业的上游下游和相关的产业。上市公司为什么喜欢去收购并购。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公司,因为上市之前都是凭着单一的业务去融资上市,上市之后由于行业的发展瓶颈,倒止步不前。
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营业额连一个网红创造的营业定额都不如。所以才不断的去并购收购,当盘子大了,总会有一两个是赚钱的。
第三、破局
时代不断在演进迭代,企业没有自我转型升级的能力,就像一艘大船很难去掉头。往往会容易碰到瓶颈,达到天花板时锻崖式的下滑。如何去破这个局?就必须使用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方法论。大多数老板不舍的花钱就点到为止。
毕竟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再去走一遍,好过摸着石头过河好。
第四、出局
创始人把企业带到一定的高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未来市场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要不就选择退居幕后,前段时间,刘强东御任了20多家公司,马云在去年也也宣布退休。把工作的机会让给第二代、第三代管理者,。
在2019年美国打压华为,1000多名中层干部直接上调为高层领导,为的是更多的高层不会上孟晚舟一样被美国的制裁,这一招以退为进。所有的老板从谋局、布局、破局到出局才能让企业走的更长远,减少创始人与企业关联度,其中的制度机制,文化传承都是必不可少。
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两到三年,老板凭着感觉把做强做大绝非易事。所以,只有把老板的格局放大到国家战略,跟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才能使企业基业常青。
无论你有多忙,请花一分钟的时间转到你的圈子,有可能你的朋友也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