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听樊登读书的活动。今天在去扶贫的路上戴上耳机听了樊登说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且也是老师学习的地方。
老师是需要学习的。不仅要学习知识充实大脑。他更要做学生的榜样。老师若想号召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师就必须有这样的好习惯的带动下学生方可能养成好习惯。
樊登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很多教师都有固定式的思维模式。这需要教师由固定式的思维模式变为成长式的思维模式转变,教师就要必须多读书,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樊登还说过:父母如果不想成为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破解之道就是成为终身学习者
看来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联合起来都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这样对学生才能够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去营造这样的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下人们买书而不看书成为社会问题,用家长和教师的读书的这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个潜移默化真的应该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家长、老师现在都离不开手机,在学生面前玩手机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若玩手机给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这一点儿都不怀疑。而让学生真正的去读书。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更要培养孩子坚持读下去的决心,这两点做到就已经足够了。
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在规定学生读什么书。不准读什么书?当然通过教师的推荐、挑选让学生读有益的书,自然是好事。但是就论学生的兴趣而言。教师和家长都不该遏制学生读哪一类书籍的兴趣,而应做到:只要他愿意读就要让他读下去,并且保持他的兴趣。并且要鼓励他持续的读下去。
樊登作为一个讲书人,他讲解的许多经典书目使很多人受益。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也在不断分享自己独到的心得与体会。
樊登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嘟嘟从幼儿园的校车上下来,我们小区一个小姑娘想去我家玩。我就问那个小姑娘:“如果你妈妈不同意你去怎么办?”因为她妈妈经常怕给我们添麻烦。小姑娘说:“那我就求求妈妈。”嘟嘟就在旁边接了一句:“求求妈妈是没用的。”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比这更没用的是哭和闹。”
我觉得他说的话有意思,就问他:“ 嘟嘟,那你说什么有用?”他说:“沟通。”
他在3岁的时候知道通过沟通能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跆拳道考级,要考“蓝绿带”,需要抬脚把一块木板给踢断。他连着踢了三脚,都没踢断。根据规则,踢三脚踢不断就失败了。教练瞪了他一眼,就拿着板去让别人踢。
我看嘟嘟站在那儿有点儿发慌,玻璃门外一群家长就说“糟了,过不了了”,大家都很替他担心。大家都踢完了,考官就开始点评每个小朋友的表现。点到我儿子时,刚说了他的名字,还没点评,嘟嘟突然举起一只手说:“请考官再给我一次机会。”
全场的家长都在外边看,都愣住了。有人说:“这个孩子还能这样说话。”
考官也一愣,他也不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嘟嘟接着说:“我只要一个机会。”他在跟考官沟通。考官犹豫了,他不知道该不该松这个口。外面很多家长在那儿说,“给一个机会”“给一个吧”,大家都被孩子感动了。
当然,外面的声音是影响不到考官的。考官后来在里边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就给你一个机会。” 嘟嘟就去踢,“啪”,一脚就踢断了,拿到了蓝绿带。结束之后,我进去很开心,其他家长也很开心,都过来说:“小伙子,你真棒!”
这时候,我立刻确认他的情感,我蹲下来问他:“嘟嘟,你刚刚有什么感受?”作为爸爸,我必须让他了解自己的感受。
他说:“我刚才憋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实际上,我看到,我的孩子是快哭了。我说:“如果这个考官不给你机会,你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很重要,要让孩子知道有可能会遇到挫折。
他说:“要是不给我机会,我就好好练,下次再考。”
这时候,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可以帮助他学会一种品质,我选择了教他学会什么叫作“坚持”。
我还是和他目光对视,我跟他讲:“嘟嘟,你刚刚的表现,爸爸真的很高兴。”
他说:“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刚刚表现出的这个行为叫作‘坚持’,有很多事我们真的轻易地就放弃了。但是,如果我们再努力坚持一下,不放弃有可能就能成功。所以,你今天的表现很棒,爸爸很高兴。”
他很快就理解、学习和体会到了什么叫“坚持”。他当时非常开心地跑起来。
从他所讲的这个故事当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坚持培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作为教师,作为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怎么样做才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校沟通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去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