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晨,我睁开眼睛,第一想到的就是摸摸旁边那个细小柔软的身子。她还没有醒,均匀的呼吸显示仍然还在酣睡。她的睫毛象刷子一样覆盖在眼窝,那儿浅浅地形成一个凹处,刷子恰当好处地掩盖了需要仔细才能看得到的一圈儿阴影。我伸出半只手臂,环住她的腰, 嘴里呢喃着:我的小宝贝呢?我要亲我的小宝贝了,她的小脸蛋在哪呢?
这个唤醒游戏是和丸子妈学的,我不确定管不管用,但我决定试一试。我没有悬念地触碰到那花瓣般的嘴唇。她有些恼,但并没有生气。按照丸子妈的说法,这时候她的儿子该扑腾到床那头,将后脑勺或者屁股对准即将到来的“骚扰”。她仍然闭着眼睛,可是我知道她已经被我弄醒。我继续新学的花招,亲吻象雨点般落在她的脸上。 然后,她睁开了眼睛,一副嗔怪又甜蜜的表情。
象往常一样,我穿内衣,扣好第一个纽扣,小人儿一骨碌爬起来,帮我扣好了其余的纽扣。我穿好衣服,洗脸刷牙,女儿也起了床。我吃饭的时候,女儿坐在旁边。当一切准备妥当,我瞅了瞅时钟,八点三十五。已经过了规定的入园时间。足够好了,我对自已说。
至少,我没有象以前那样,因为她蜷在被窝里半个小时一动不动而抓狂生气,我也没有时不时提醒她时间不多了,好象自己是个自动报时器,我更没有掀被子打屁股母女间上演一场星球大战。而这之前,我不无焦虑,因为她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应付与幼儿园作息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因为我难以应对老师意味深长的微笑。但是,等一等 ,出了点问题。我把孩子上学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上学迟到,老师会批评,同学会嘲笑,我瞎掺和什么劲?或者仅仅是害怕迟到的她成为无能妈妈的体现?想到正面管教中提到的温和而坚定,我停止催促,平静地对待孩子的迟到,平静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女儿反而比平时动作更快了,你说怪不怪?
2
吃晚饭时, 女儿只盛了一小勺米饭。“你确定吗?”我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女儿点点头。“那晚上饿了只能自己找吃的哦。”女儿把头埋进碗里,没有回答。
不记得什么时候起,女儿临睡前总嚷着肚子饿。前几次,我还因为怜惜她的肚子,从热烘烘的被窝里起来为她张罗吃的。后来转念一想,不好,被这家伙“控制”了。于是我在饭桌上宣布,饭量自已定,但如果晚上叫饿只能自己找吃的。当然,我的宣布毫无效果,孩子的挑战说来就来。睡觉时,女儿不停地摇晃我的身体,我好饿,妈妈,快起来给我弄吃的。我平静地告诉她,我已经和你说过了,你可以吃东西,但要自己去,别忘了,吃完了记得漱口。女儿哪肯罢休,又是哭又是闹,我没有生气,始终保持平静,坚持没有给她拿吃的,最后,女儿哭着睡着了。第二天以及之后的若干天晚上,情况仍是如此,但她开始自己找吃的,拿着饼干或苹果啃。持续了一段时间,她已经知道晚上要多吃饭,即使当晚没有吃饱,也会自己去找吃的,承担没有吃饱肚子的责任。
3
“从婴儿时代起,孩子们就开始了探索自己个人价值的旅程。一旦他们发现了找到个人价值的方法,不论被责备或惩罚多少次,他们都不会放弃。只要他们的方法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继续坚持,不会因为父母不高兴而减弱或消失。用这些方法,孩子们取得他们想要的关注或权力”。
当我在《孩子,挑战》第二十章中读到这段话,对孩子之前的各种撒泼、跺脚、尖叫、哭泣有了新的认识。在起床冲突里,我对女儿的催促、唠叨、打屁股等冲动行为,只能强化她的错误目的。一旦我对她的迟到没有了焦虑,撤退了控制,事情便慢慢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临睡前吃东西也是如此,如果我没有意识到女儿的“控制”,我就还当着女儿的“老妈子”,为她的肚子“鞠躬尽瘁”。女儿体会不到自然后果,自然无从改变不吃饱饭的行为。如果我一时冲动,跟她讲道理、发火、批评或者指责,说些我早就跟你说过晚饭要吃饱之类的话,这场自然后果的教训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效果全无。
婴儿生出来一无所有, 相比起家长,他们是弱小的一方。但弱者自有生存之道,他们用自己的办法“控制”大人,或大哭或撒赖,或纠缠或讨好,总之,为了达的目的,不管过程如何艰苦难堪,只要大人让了步,他们就是胜利的一方。 如果大人报之以冲动呢:批评、指责、惩罚、唠叨、撤回关爱、打骂……是的,也许孩子好一点了,但是并没有根治他们的不良行为,过不了多久,不良行为仍然会象幽灵一般重新出现。于是,新一轮恶性循环开始。
4
昨天女儿练琴不认真。我平静地要求她再弹一遍。她伏在我膝上哭了许久,我仅仅拍拍她的背,什么也没说。兴许她看出了我的坚定,哭着弹完了。今天出乎我的意料,女儿不仅爽快地答应去琴房练琴,而且弹得极为认真,最后,我们还一起合作,她弹我唱,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弹琴时光。说实话,本来我还打算继续坚持平静的力量, 与她斗智斗勇呢。
平静是比冲动更绵长的力量。不妨设想一番,一个冲动的人和一个平静的人站在一起,对同一孩子的不良行为说出同样的话,孩子会更愿意站在哪一边?无疑,冲动的人口里吐出的会带有批评意味,平静的人虽然也在指出问题,但方式温和得多。我们知道,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本能。当不良行为发生时,如果孩子收到的信息是“指责与否定”,那他们就会本能逃避与辩解,或者盲目强化错误目的,而不是客观平静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们要相信,孩子有不良行为一定是家长出了问题。倘若我们避开冲动的陷阱,采取孩子预设以外的行动,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才有可能转化。比如孩子打碎一只碗,你不是责怪他笨手笨脚,而是平静地询问现在应该怎么办;孩子赖在超市大哭不叫给你难堪,你没有让步也没有打骂,而是平静地把孩子抱离现场;孩子不收拾房间,你不是催促唠叨齐上阵,而是闭口不提让其体验自然后果……
记住,你的冲动不过是中了你的孩子下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