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开家事审判联席会,上周让勤快的助理写预案,今天勤快的助理说,姐姐,我有个想法。我说,那好啊,说说呗。
助理纯真的笑着说,“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那个被告在监狱的那个案子,他的孩子联系爱心协会争取一点资助?”
我摇摇头,坚定地说,不可以。
善良的人很惊奇,为什么呀?
我明白她的疑惑,一直以当事人为中心,处处为当事人考虑,为什么举手之劳就能办到的事不可以呢?
我问她,你知道某某离婚案件吗,就是曾天天领着孩子在法院门口跪着的那个?
“知道,知道”,真诚的人连连点头。
那你知道最后案子到中院了为啥还天天来吗?
“为啥?”善良的人都是疑惑。
因为咱法院曾经给她过司法救助,案件解决完了以后,还期望司法救助。
年轻的助理说,我知道天天来的那个老头。
那你知道老头为啥天天来吗?
“不大清楚”。
因为案件虽然结束,但是他只要来法院,就会缠上法官,耳朵也不好使,法官说啥也不管用,有些法官为了快点摆脱他,就会给他钱,让他回家,还有的法官会给他买饭吃。结果就是他想起来就会到法院。院长也曾经为此告诫过,再不允许给他钱。
“那跟咱这有联系吗?”
我一头黑线。没有办法,曾经我也一样单纯善良。
当然有关系。如果我们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给这个当事人资助,他们有一天可能也会跪在法院门口向我们讨要资助,或者天天到法院来,缠着你我,认为可以借助公权力或者我们的善良和软弱获取更大的利益。
“啊?不会吧?”
会的,并且一定会。——我肯定地告诉她。
还不相信?那好,再举一个事例,我自己的。我刚上班那年,还是在老法院。一天中午上班看到有当事人的两个孩子在楼道躺着睡觉,觉得可怜,就把他们喊到自己的办公室休息,你可以猜猜结果。
“结果是什么?”善良的人瞪大双眼看着我。
结果是那两个孩子再也不走了……
“啊?不会吧?”善良的人再次表示惊异。
我嘿嘿一笑,继续教导:我们应该为当事人考虑,也应该以当事人为中心,但是,得始终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不能把自己的法官身份忘掉。忘掉自己法官身份的善良,就是养虎为患。一些当事人就会倚老卖老、倚小卖小、拿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劲头来,咱们工作就会没有办法进行……
“那这个案子呢?”
这个案子就先等等,等全部诉讼结束,如果当事人确实需要资助,咱们再联系相关部门不迟。
我知道,自己好为人师的一面又跑了出来。可是,或许工作时间太久,看到的人性之恶也太多,我期望,这个如曾经的我一样善良单纯的年轻人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又多说了一次。
止语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