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了几本书,两本都是名家的短篇小说。子歆睡前拿着书看了一会儿,后来在我们面前抱怨说,妈妈,你买的这两本书我都不喜欢看。特别是这本《鞋匠与魔鬼》。我接过书,给她读了作者、插图、翻译者介绍,并说都是名家,书的内容应该不会差。你只是没用心看吧。
于是我我只好拿起书看了起来,看看是不是那么不堪。小说讲的是一位贫穷的鞋匠,因为穷,总是遭人白眼和嘲笑。于是,他做梦都想变成有钱人。有一次,他去给顾客送鞋。无意中发现这位客人是位魔鬼,但他并没有被吓走。后来魔鬼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出自己想变成有钱人的心愿。魔鬼说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但是要他签一份出卖灵魂的协议。鞋匠答应了,他立刻变成了一位有钱人。可是有钱人的生活并不如他想象中美好。协议期限到了之后,魔鬼拿走了鞋匠的灵魂,并把他带到了地狱……
看完之后我对她说:“这个故事挺好的呀。”我把故事梗概又对她讲了一遍。她并没有对故事中核心的内容(贫穷与富有)感兴趣,而是问我:“妈妈,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埋进土里?”(我想着自己又要开始胡掰了)因为,你看人活着的时候要住在房子里。古时候的人类觉得人死后要去阴间,去了阴间也和在人间一样要生活。所以人死了以后也要给他在地上建一 栋“房子”安家。不然就要成孤魂野鬼四处流浪多可怜。”
“我不喜欢死了人。”她略带嫌弃的口气说。“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新生的事物,不喜欢老去的事物。就比如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或是一株新生的小草和新开的花朵,谁见都会喜欢。可是有几个人会喜欢一个老头子,或老太太,或是觉得一朵枯萎的花草好看呢?但是生命就是一个从美丽到凋零的故事,谁都无法逃脱这个历程。”
“妈妈,我知道。生命就像一朵玫瑰花。先要播种,就好像你要先怀孕。然后要好好施肥,就如你怀了孕要吃有营养的食物。哪怕你不想吃也得吃,因为你不吃宝宝在肚子里就长不好。然后发芽,就像宝宝出生。再长出花苞,就像一个人的小时候。再到开花,开花的过程就像一个人从二十岁到五十岁。最后就是花朵凋谢,就像生命结束。”(每次说到生命结束她总是很难过,因为她N 多次跟我聊过不想死。孩子就是这样纯真,她们可以去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事态。而我只要做好那个抚慰她恐惧的人就行吧。)
我立马接话:“你还忘记了,花儿凋谢后。它会留下种子在泥土里,来年的春天花儿的种子又会发芽,之后又会开出一朵一朵美丽的玫瑰花。这就是生命的延续,就像我生下了你和弟弟,以后你和弟弟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然后有一天我会死去,你们、你们的孩子替我活在这个世界上。”
“妈妈,我敢肯定以后医学发达你可以活到一百多岁。”她紧接着又问:“妈妈,你相信人死后可以投胎吗?”
我说:“相信!”
“你为什么相信?”她问。
( 此处滴汗,可是还是要装作很懂的去回答。)因为大多数人都信,我为什么要不信呢。(嘿嘿,自我感觉这个回答简单““又干脆,也避免胡编瞎造)
“嗯,我们思品老师说,人死了投胎不一定还是人。有可能是一朵花,也有可能是一头猪。”(这里我要感谢这位老师,她这样的回答至少使我的孩子减少了许多对死亡的恐惧感。)
“你们老师说的对。”我说。
“ 不管怎么说,我反正是不想死,我想一直活着……(嘴里还在叽里咕噜说个没完)。”
我止住她,说:“我们已经扯远了,明天早上你起来把那本小说看看吧。”(这才是话题最初的目的呀)
她这才停下嘴巴无趣的说:“嗯,好的。那我先睡觉了。”说着把被子一扯,盖住头,闷在被子里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