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随着劳动人民的不断发明和研究,24节气逐渐确定和完整起来,与秦汉年间,24节气完全确立。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温带,气候冷热变化较大,劳动人民为了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创造了24节气。从节气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包含的意义。
24节气中,表示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12个节气。表示农事和其他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古诗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24等分,并给每等分取了专有的名称,这就是24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算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作一个节气。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后来人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古人智慧的结晶,唯中国独有的历法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掌握农时。因为只有掌握好时间,才能按照农时从事农事活动,才能够有较好的收成。掌握农时就是掌握节气气候的变化规律。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侯”入手,就是根据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从而掌握节气气候特征。人们以物侯为依据从事农事活动。如:燕子,春分来秋分去。伯劳鸟,夏至来东至去。青鸟,立春来立夏去。丹鸟,立秋来立冬去。
即使如此,不久之后,人们发现物侯来掌握节气气候还是显得粗放和不稳定。于是便求助于对天象的观测,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找出来星象和节气变化的规律。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紧接着人们又发现,以天象观测来掌握节气气候,依然显得比较粗疏、缺乏准确。于是到了春秋时期,人们意识到日照时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人们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节气的准确日期。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确定为夏至,把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一天确定为冬至。随着“两至”,“两分”的确定,不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相继确定。
同时随着农业种植的大力发展,农事活动日益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这就使得在天时的掌握上需要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的采取措施。与秦汉时代,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至此历时几千年,终于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
从此以后,人们对24节气的探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前进。对于那些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不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
至今为止二十四节气的深刻含义已经不仅仅是节气的名称所能表示的,同时24节气被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了更多不同的意义,如清明扫墓、冬至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