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么?
选A还是B?
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
是先就业还是择业?
是以家庭为重还是拼搏自己的事业?
随大流还是独树一帜?
。。。
你会怎么回答。
致命的随大流
朋友A是个好脾气的姑娘,但不太爱抉择。当你让她做一个选择时,她的回答总离不开:“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哪个”,或者会有无所谓的心理。在她印象中,唯一有所谓的一次,是专升本开学,担心挂科党员无法转正。因此,那个学期A学的特别认真。路面结冰,室友还在温暖的被窝中。她也依然会走进唯一有空位但没暖气的自习室,靠水杯中的热开水取暖做题。到了第二个学期,她想着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就在准备收拾去自习时,室友兴奋地让她请客,报喜说上学期成绩拿了二等奖学金。那一刻,A觉得够了,学习的劲头也断了线。此后,当路上遇到同学准备去自习时,她穿着运动服和新同伴去健身。去聚会,去看其他学校的文艺晚会等。期间也会去自习,基本是临考前的那段时期。
到了毕业,她找了份实习的工作。忙进忙出,清点产品、整理归档成堆的合同。当发现公司的老员工上班时间看网页新闻时,她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默许的。于是乎,做了致命的效仿。就在转正的前一天,被辞退了。原因是被总经理发现她上班看网页。
不委屈吗?有的,但也只能继续前行。她依然还是个随大流的女子。同学毕业后都在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公务员。她也加入了考试大军。报名参加许多的学习课程。拉下不少作业,焦虑,拼命追赶。当终于赶上进度,能正常每日学习之时。她发现原来有人比她的作业缺口还大。此后,便陷入恶性循环。当想偷懒时,“无所谓”便会暗示自己还有人比自己完成的更少的。意识到缺口大了,便又重新加入了追赶进度的队伍中。
有“梦”真好
A的大学同学B,在大学期间是个文艺班子。每次考试,B的成绩虽称不上好,但尚算中等水平。B的心思并不在本专业上,她想当律师。快毕业的时候,B托关系去了律师事务所实习。此后,当大家忙着靠公务员,找工作的时候。她的宿舍书架上堆了厚厚的一沓法律书籍。
几年后,不经意间看到B发的朋友圈。发现她真的成了一名律师。通过了司法考试,转到了一家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每天看法律书籍,拍摄从监狱访问结束后回家的路途。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说过,不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现在的结果。每一次的抉择,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你无法干涉他人的课题,但你能主宰自己的课题。按自已的遗愿过活,即使有任何的干扰,也请坚持初衷。你的人生只此一回,且过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