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在楼梯处碰到一个阿姨带着一个2-3岁的小孩子。我下楼,他们上楼,小孩走在前面阿姨跟在后面,在楼梯的拐角处,小孩看到我下楼,挺住脚步,往旁边让了让,意思是让我先过去。看到他的这个礼让的举动,心里一阵感动,立马对他表示了感谢。
下了楼还在因为刚刚那个小孩的礼让行为心情大好,同时又想起前段时间,我从超市买了些东西回来,在楼下开门的时候,碰到4楼的一个小女孩,她在我后面,因为东西比较多,我就把东西放地上,开了门让她先进去,然后用腿顶住门,再拿上东西进去。
小女孩本来上了几层台阶,看到我拿着很多东西不方便,于是她又返回来问我:
“需要帮忙吗?”
我听她这么问就说:“可以啊。”
“那我帮你拿纸巾吧。”她看着地上的一大包纸巾说到。
“那谢谢你哦。”我笑着对她说。
上楼的时候我问她几岁,她说4岁,然后我们又聊了些其他的,到了4楼,她把东西还给了我,我对她再一次表示了感谢,然后上楼去了。
这两个小朋友的行为,都让我很感动,感动于他们这么小就知道帮助和礼让他人。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的,背后都是一颗疲惫的心,礼让和帮助他人也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今天早上,闺蜜还在跟我抱怨说,“坐公交车,人人都是上车后站在车的前半截,前面挤满了,后面要上车的人又挤不上去,但是后面却是空的。即使司机开口说让前面的人往后走,还是没人动,真的很耽误时间。”
想想还真的是连小孩都比不上呢。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你往后走了,其实自己也会觉得宽敞,不拥挤,何乐而不为呢,非要挤在前面,不仅挤还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尊老爱幼,谦让有理等等传统的美德,但是越长大这些品质好像越发的看不见了。好像已经麻木了一样,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比如:一个行动不是很方便的老大爷过马路,身边来来回回的人从他身边走过,但是就是没人帮忙搀扶一下过马路;公交车或者地铁上老人或者孕妇在那站着,就是没人让座等等。
对于让座可能你会说你上了一天班也很累,也需要休息。但是看到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和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站在你旁边,是否会觉得他们比你更需要一个座位。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借着我们的传统美德来道德绑架、肆意要求别人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新闻,在地铁上一个女孩子来例假了,没有给站在她旁边的阿姨让座,然后这位阿姨就开始说一些难听的话,女孩听的不耐烦,回了几句,阿姨不高兴了,开始动起手来了,还把人家女孩子的衣服都快要扒下来了,旁边的男士拉都拉不开。显然这位阿姨的力气是很大的,身体素质也很好。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身体素质这么好的人,却仗着自己年龄大些,就要求别人给自己让座,拿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去道德绑架别人。这样的人如果她自己旁边站着一位比她更需要座位的人,她未必就会遵循着传统美德来要求自己,因为在她的心里她觉得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顾的那一个。
还有就是,她为什么不站在男士的前面说这些难听的话,也不要求男士给自己让座位,而偏偏是选择女生呢。其实这也显示出一个问题,女生更好说话,更容易被欺负,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欺弱怕强”。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这种“被要求礼让”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女人和小孩身上。
说道这里不由得又想到另一个让座新闻,在公交车上,一位白发老人因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这时有位小伙子要给这位老人让座,老人说:“不用给我让座,你也上了一天班也辛苦,你坐吧,我站着没事。”
同样是老人,有人要求别人给自己让座,有人却拒绝了别人的让座。和那位地铁上的阿姨比起来白发老人似乎更需要有人让座,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大就要求别人给自己让座,反而在有人给自己让座的时候拒绝了这番好意,只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有到非要坐座位不可的时候,而别人此刻可能比自己更需要一个座位休息。
其实,传统美德没有规定我们必须要做什么事,它只是一个道德准则,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有利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中。
但是,最后你自己到底会不会去这么做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有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慢慢的有些遗忘我们从小学到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也有人谨记着这些我们从小学到的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付诸行动。
当然,为了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和谐有爱的社会环境中,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遵循和谨记我们的这些优良传统美德。毕竟这是经过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凝结而成的道德准则,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彰显了我们的文化素养,也彰显了我们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