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一八) 【原书卷七·三九】
或言八股文体制,出于唐人试帖,累人已甚。梅式庵曰:“不然。天欲成就一文人、一儒者,都非偶然。试观古文人如欧、苏、韩、柳,儒者如周、程、张、朱,谁非少年科甲哉?盖使之先得出身,以捐弃其俗学,而后乃有全力以攻实学。试观诸公应试之文,都不甚佳;晚年得力于学之后,方始不凡。不然,彼方终旧用心于五言八韵、对策三条,岂足以传世哉?就中晚登科第者,只归熙甫一人。然古文虽工,终不脱时文气息;而且终身不能为诗:亦累于俗学之一证。”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试贴,唐代明经科试士之法。在试卷上抄录一段经文,另用他纸覆在上面,中开一行,显露字句,被试者即据以补上下文。《新唐书·选举志上》:“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
梅式庵,即梅鉁(生卒年不详),字式庵,宣城人,居江宁,乾隆十五年(1750)副贡。梅文鼎曾孙,梅瑴成(谥文穆)第六子。数学家、画家、诗人。袁枚友。袁有《题亡友梅式庵画册其一》诗:“数尽天难问,才告艺自精。”鉁,音zhēn,“珍”的异体字,故有文献作“梅珍”。在姓名中,异体字应该遵从原字,不应改写。
欧、苏、韩、柳。指欧阳修、苏轼、韩愈、柳宗元。
周、程、张、朱,指北宋濂、洛、关、闽四派理学家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及朱熹等五人的合称。
俗学,指世俗流行之学。《庄子·缮性》:“缮性於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宋苏轼《送人序》:“士之不能自成,其患在於俗学。俗学之患,枉人之材,窒人之耳目。”
实学,指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中国实学思想肇始于宋代,在明清之际达到高潮,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形态,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实学”这一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涵义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因学派相异,也往往有不同诠释。但它始终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崇实黜虚、经世致用,主张关切时代主要矛盾、回答时代主要问题,主张学术要有益治国理政,从而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五言八韵诗,诗体名。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科举考试采用的诗体。也叫“赋得体”,以题前常冠以“赋得”二字得名。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题目范围与用韵,原均较宽,唐玄宗开元时始规定韵脚。宋仁宗时始规定题目必于经史有据。明及清初不试诗赋。乾隆二十二年(1757),于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诗。格式限制比前代更严,出题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或成语;韵脚在平声各韵中出一字,故应试者须能背诵平声各韵之字;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又多用歌颂皇帝功德之语。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对策,汉语词语。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策,古代考试以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成为“策问”,也简称为“策”,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后汉书·边韶传》:“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病逝,年六十六。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吃饭,做官,写诗,著文。哪一样是最重要?毫无疑问,吃饭是第一位的。而做官呢?其排名顺序,在古代,做官当然排在写诗、著文的前面。古人并非不知,八股文是俗学,经世致用的才是实学。但是,俗学可以求功名,得功名之后,才有资格有能力弃俗学转而致力于实学。并且,权重名显者,自己的诗文及著述才能够迅速传播,在朝廷与社会上形成重大影响。回到我们当前的现实之中,虽然头上没有学习八股文求取功名的紧箍咒了,但是,生存的压力依然存在。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业与收入,要做个诗人也是挺难的。尤其是写格律诗的,更难。这一点,虽然说出来挺让诗人尴尬的,可是,不说,不等于不存在,至少可以提醒年轻人,一定要有了稳定职业与收入之后再潜心于诗艺,否则,拖欠几个月的房贷将毁掉你一生的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