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真知
0
读,到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一、导致执行不力的原因
导致我们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舒适区。所以,在执行新目标的时候,重点是要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走出舒适区,这是前提。
二是目标不明确。柯维公司对全球几百家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员工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七分之一的员工,能说出部门最重要的目标。因为这样,很多员工对工作缺乏激情,大多数员工都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三是我们的精力被日常繁琐的事物大量占据,导致很多人无法从日常的杂事当中抽身,分不清重点,导致重要的事情没完成。
二、高效执行4原则分别是哪些原则?
1.聚焦最重要目标
这是高效执行 4 原则中,最基础的一个原则。聚焦最重要目标,就是将团队更好的精力集中到一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上。一旦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应对一两个挑战,就很容易克服它。
我们大脑中常常会迸发出各种好的创意或想法,这有时会分散我们的精力。所以,当我们在聚焦目标的时候,有时需要适当对所谓的好点子说不。比如,苹果的 CEO蒂姆·库克曾说,他们每天要拒绝很多好点子,甚至对一些伟大的创意也只能果断说不。而拒绝这些好点子的目的,就是要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他们所专注的目标上。
在团队中应用“聚焦最重要目标”这一原则,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考虑各种可能的目标,这其实就是领导层和团队成员一起头脑风暴。第二步是将所列的目标清单进行排序,考虑这些目标对实现组织整体目标,有多大的影响程度。第三步是对最棒的几个想法进行测试。第四步是对最重要目标进行定义。定义的时候,要注意表述的简洁,形式为“到什么时间,把某个指标从 X 提升到 Y ”。
2.关注引领性目标
引领性指标可以教你怎样做、才能完成目标,也可以把它成为行为指标。这个指标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有预见性,指的是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那么你就可以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个特征是可控性,是指我们可以通过客观地努力,来实现这些指标。
【案例】
你希望每个月瘦下来8斤,或者每周瘦2斤。这些都是滞后性指标。而引领性指标呢?则是那些只要你照着去做,就可以大致推断出结果的指标。比如,每天跑步一小时,或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不能超过200大卡等。这些就是引领性指标。只要你照着去做,就可以大概推断出:到月底,你可能会瘦下来8斤。
引领性指标有两个特征,分别是: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即之前能预料到,而且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比如,一家酒店想把餐饮的利润率提高20%,这个目标本身属于不可控的指标,但你认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改进宴会的菜谱,这就属于可控的指标。
3.坚持激励性记分表
想要激励员工,最直接的是看到数据。把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全部转换成看得见、具体的成绩。这样他们才能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教练型记分表”是给领导用的。给团队或者执行层的同事,应该用激励性记分表,每个成员在看到记分表的时候,都会明白团队的目标是什么,完成得怎么样了。所以,这种记分表也叫选手型记分表。
设计和建立激励性记分表,首先要选定记分表的主题,最典型的主题是趋势线,比如,团队的目标是,在10个月内拿到300个订单。那么,就可以通过计划中的趋势线和实际中的趋势线来做个对比,结果可以直观地展现出执行的情况。另一种主题是速度表,就像汽车上仪表盘一样,将指标完成进度的百分比显示出来。还有一种是现场图,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进度,比如绿灯表示当前工作顺利,黄灯表示有不达标的可能,红灯则表示当前进度落后于计划了。
此外,记分表的设计必须要简单,数据一定不能太多,要让成员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是领先了还是落后了。其次呢,把记分表张贴在公司醒目的地方,这样大家会经常看到,并且提醒自己要和目标保持紧密的联系。记分表的呈现方式可以很多元,你可以用海报、记事板或者黑板,都行。及时更新,让大家知道自己的进展情况。
4.建立规律问责制
本书所倡导的问责制,不是面向领导的,而是真正面向每一个成员的,需要全体团队成员都参与进来。
建立这种问责制的秘诀在于,要开好最重要目标会议。最重要目标会议,和我们平时在工作中参加的会议不一样。平时的会议,都是员工们一一汇报自己做了什么事儿,完成了多少,等等。而且时间还很长,一开几个小时,都是常事。而最重要目标会议,它把会议的焦点转移到最重要的目标上来。
这个会议只解决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进行问责。在上次的会议中,每个成员做出了什么承诺,需要进行汇报。比如,汇报自己上周计划了哪些事,完成的怎么样,如果计划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
第二件事是回顾记分表。这是将问责落到实处,大家共同发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
第三件事是制订新的计划。这是要清除掉工作中的障碍,大家共同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依然瞄准引领性指标,每个人制订出自己下周的工作计划。
既然是规律问责,开会的时间就要有规律。这个会议应该在每周的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召开。为了避免漫无边际地开会,会议的时间也要控制,最好在半小时以内。其次,在这个会上,大家不要谈论日常性事物,这也是与一般例会的根本不同。这样一来,就能强化最重要目标在团队成员心中的地位。
金句:
1.当我们面临一个新的目标,或者要完成一个新任务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对舒适区的冲击,新目标会改变原先的工作状态,这个变化甚至非常剧烈。
2.好主意的数量,总会超过执行能力的范围!
3.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学教授厄尔·米勒发现,我们的大脑不能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尤其是这两件事情很相似的时候。
4.你把最重要目标会议看得有多重,就将取得多大的成果。
5.当按照选手型记分表一步一步执行的时候,团队的成员会感受到很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行,过一生
1.在上岛,我们徜徉了整整一晌午。
2.古筝,报名考级。
3.有幸,孩子碰到的都是负责的老师。
4.海岸城里,八卦天团的主力成员到场,一边吃一边八。
5.孩子大了,有姐姐的样子了。
6.自己的地头,自己都不熟。我是有多宅?
7.吐槽了形形色色新现象,爽快。
8.归来,又一个淘气包子在等着玩耍。
9.不要去猜忌人心。
10.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