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暑假加周日的双重旅游高峰,我们头脑发热跑到国家博物馆想看展览,结果是排了好久的队伍热得人仰马翻。不过还好的是我们终于还是跟着人潮挪进了博物馆,看到了想看的威尼斯画派艺术展,近距离地欣赏了几百年前艺术家的大作。
国家博物馆地方大,展厅多,而且大多数展厅是免票入场的,我觉得这点简直不能更棒了,遥想自己当年是个穷学生的时候,在北京各个景点旅游的时候,总不忘带着学生证来买半价票,十几年前的暑假,爸爸带我长城十三陵一日游,到了他去过的定陵,也是为了省点儿门票钱,他让我自己下去看。我一个人从炎热的户外下到地下宫殿,温度一下子降下来,四周的墙都是冷冰冰的大理石,打着昏暗的光,石柩在低矮的墓室冷冷清清,似乎同一旅行团的人一下子都不知道四散到哪里了,我吓得已经顾不上害怕,告诉自己啥也别想,赶紧上去。
上去的路似乎和下来的路不是同一条,我走啊走啊,终于走出地面,看到坐在车边休息的爸爸,像从恐怖的恶梦回到了温暖的人间。十几年前那个票价就是几十元钱,当时如果也像现在这样为了普及文化事业都免门票的话,我就不会有这段略微惊悚的回忆了。
国博的威尼斯艺术展作品展示的很用心,场馆内除了画面上打了灯,其他空间都是非常暗的,只看到一件件绘画或雕塑作品发着光。站在提香的作品前,五百年后的画面保持的依旧色彩饱满光亮,我看着他画的国王、音乐家,我在想,五百年前的他曾经是怎样在面前的画布上用功,倾注感情?他与对面的模特达成了怎样的默契?得以画得这样写实又美好。他的画,总似有一缕暖暖的光,直接照在对象的脸上、眼眸里,而周围其他的一切,都因这缕照亮双眼太过温柔的光而显得黯淡了。
在展览中我看到年轻面孔的亚当和夏娃,看到希腊神话故事的画面,看到那时的人们对圣母对耶稣的描绘,看到洛可可时代的人们富丽堂皇的生活画面。五百年后遥远的东方的我们能在宽敞舒服的艺术空间里,花不多的门票钱就能看到这样穿越时空的伟大作品真的让人心里充满感激。
五百年前的人们在做的事,五百年后还在做;艺术越来越多元,绘画的动机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面前,承认自己也在画画,确实觉得自己太过渺小轻微。为什么要画,画什么,也是自己在问自己的话。为什么要画,是一种天然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驱;画什么,没有想太多,也许是生活,也许是想象,最重要是记录情感的流动吧。
在画画的过程中,会发现,画面有时比文字还要更赤裸地展现自己,我常常会有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的心情,然而画了就还是展示出来。连续画画的一百多天里,我回看自己的作品,很感激每天不一定很在状态的自己,这样的修行一定会有质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