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针灸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如震颤、肌强直等。针灸治疗从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的平衡入手,通过调补结合,促进机体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在针灸治疗中,常取的穴位包括百会、四神聪、人中、内关、血海、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
其次,针灸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一方面,针灸可以提高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并有升高基底节区其他单胺类递质的作用。这可能与针刺对基底节残存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有关。另一方面,针灸可以改善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例如,针刺可以一过性地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并使这一效应持续。此外,针灸还可能通过提高抗自由基酶活性或改善大脑内的血流状况来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此外,针灸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调节自噬通路有关。研究发现,针刺小鼠腿部的阳陵泉穴可以通过非mTOR依赖途径调节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通路,恢复其受损的自噬水平,清除α-突触核蛋白在脑内的积累,并显著改善其运动能力。这表明针灸可能通过调节自噬通路来发挥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疗法对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涉及提高多巴胺水平、改善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以及调节自噬通路等多个方面。然而,目前对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可能受到个体差异、治疗时间、穴位选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