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日军为何打不进陕西?其实,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有过进军陕西的计划和行动,但以失败告终。
日军有过进军陕西关中的计划,占领陕西关中地区,就可以从北面对川蜀地区形成战略包抄。
另外,攻取陕西就可以直接威胁八路军的大后方。
但是,日军攻击陕西的行动却屡遭失败,直到日军投降,也未能实现此计划。
比如潼关保卫战,1938年3月7日,刚刚占据山西风陵渡的日军,就突然从黄河北岸向潼关凤凰山陇海铁路桥进行炮击。
驻守华阴的陆军四十六军,在军长樊崧甫的率领下驰援潼关,潼关县城北的黄河沿线,一道道防御工事开始构筑。
占据风陵渡的日本侵略军,曾经派遣200余人,在拂晓架小船20余只向南偷渡,被南岸驻军截击而逃。
从1938年到1945年,日军多次尝试突破潼关,但都失败了,双方展开了长期的炮战和对峙。
为何日本没有突破潼关闯进关中地区?请看下一点。
其二:母亲河的天险,潼关的险要。
陕西和山西以黄河为界,滚滚黄河成为阻隔日军的有效障碍,这里的黄河远比下游地区的更加湍急,相对而言防卫效果更好。
潼关地势险要,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函谷关,易守难攻,日军要想突破潼关天险,并非易事。
有人说,武汉前面也有险隘,为何武汉会战失败了?日军能突破重重险阻,难道就不能突破潼关天险了吗?
关于这个原因,请再看下一点。
其三:力量极限,鞭长莫及。
日军在占领广州和武汉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日军短时间内已经达到了日军的相对极限,一时没有能力再开展像武汉会战那样的大规模会战。
这和日军占领武汉后,却无法再攻占川蜀地区的原因有相似之处。
从1938年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种相持,不是日军不想进攻,而是被迫进入,是力量和兵力变化形成的结果。
这也是日军无法突破潼关天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日军没有达到极限,要不后来就不会在太平洋战争前期节节胜利了。
貌似有道理,所以本点开头中说的是“短时间内达到了相对的极限”。
也就是说日军对华战争的投入已经达到了投入的相对极限,日军是还可以组织新的力量,但这已经“不划算”,日军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无底洞的对华战场,他还得留着本土自卫军队,还得防备或准备北上或南下。
日军的占领区都是相对富庶区,是传统政治、经济的主要地区,可以掠夺资源“占便宜”。
而再发动进攻,无论是西进四川还是陕西,或者是南下云南,相对而言成本更高,“收获”更少。
这些山地和高原,都更加适合中国军队作战,而不是日本,这么长的运输线,不管是运输成本还是运输线的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进一步进攻,日军只会损失更多。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中国军队更懂得如何正确的应对日军,比如1938年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再比如武汉会战中制定的“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正确策略。
这些都使日军的进攻成本更高,日军消耗不起。对于日本来说,对外侵略就是为了掠夺,当这种侵略让日本吃不消时,日本不能把所有的力量全部投入;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你死我活的民族存亡战争,随着越多的百姓了解、认清侵略者的真正面目,就会有更多的人参加战斗,抗战力量在逐渐增强。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已经没有能力再像武汉会战那样进攻潼关。
要知道,即使攻陷潼关,占领关中,同样需要大量兵力把守(就像武汉那样,日军的11军就常驻武汉),而关中地区又相对贫寒,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另外,陕甘宁是八路军的大本营,每次日军有进攻陕西的意向和行动,在华北的八路军就发动牵制性作战。
关中地区对川蜀的屏障作用对国民政府同样重用,国民政府也派遣了相当的军队部署在关中地区。
力量的此消彼长,使日本的狼子野心无法得逞,并最终败亡。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抗日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