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邂逅赵州桥

有几次从京港澳高速北京至郑州段路过,就有几次看到竖在公路旁,写有“赵州桥”三个棕红色大字的旅游标示牌从眼前闪过。

40多年前,在小学课本里学习到的古老石拱桥——赵州桥,今天终于与它邂逅在河北的赵县。

赵县,古称赵州,这也是“赵州桥”因此得名的原因。

出现在眼前的这座单孔石拱桥,青灰的古朴颜色,造型简约空灵,雄伟又坚固。桥身两端各有两个小拱,一大一小,即减轻了桥梁重量,又增加了泄洪能力,是非常巧妙的一种设计。

赵州桥桥面两端宽,中间窄,呈现出完美的浅弧度。桥上的每一块栏板,都是用整块石头拼接砌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形图案。桥栏板上的望柱石,被游人摸得像包了黑褐色的浆,滑腻锃亮。

只是赵州桥实在是太新了!新到与它承载起来的千年沧桑相比,竟有些许的违和,也让我心生恍惚。

彷佛自己穿越到了千年前,走在刚刚修建完工的石桥上。

身边穿着时尚,拿着手机拍照的游人,又把我拉回到了眼前的现实世界。

不过,之所以今天我们还能走在1400多年前设计修建的赵州桥上,还能看到它坚固如初的完美样貌,对于它屡经天灾战祸后修缮的新,也就有了更多的理解。

传说故事中,这座世界上现存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单孔石拱桥,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建造的。

而赵州桥真正的设计建造者是距今1400多年前的隋朝工匠——李春。

赵州桥从隋朝时设计建成到现在,14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经历了八次大规模修缮。

唐朝一次,宋朝一次,明朝四次,清朝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又对赵州桥进行了第八次全面修缮。

修缮后的赵州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4A级旅游景区。

赵州桥之所以可以完好保存至今,除了历史上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州桥基址选址选的非常合理。

洨河上的粗砂冲积粘土层,是赵州桥天然的良好基础。所以即便赵州桥的地基只有1.51米的厚度,桥台也只有6米的长度,却能稳固住大石桥本身的重量,承受住千年间络绎不绝的车马货物运输,成功经受住数次地震的洗礼,洪水的肆虐冲击。

直到今日,赵州桥地基的变形都很轻微。

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安济桥,是北宋时期的皇帝宋哲宗赵煦御赐的名字,也是赵州桥的正名。

安济桥有祈求安顺通达,造福一方黎民百姓之意。也正因为有了1400多年前的这座石桥,千百年来,当地的市集商埠异常发达,货物贸易便捷,也促进了京畿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赵州桥除了叫安济桥,当地人还叫它大石桥。大石桥这个名字对于赵州桥来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也货真价实。

相传,清朝时候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都曾从这座桥上经过。

民间关于赵州桥的传说故事,除了木匠祖师爷鲁班一夜造桥外,还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为考验石桥的坚固程度而倒骑毛驴在桥上经过,留下了驴蹄印的故事;还有天上的柴王爷和张果老一样调皮,推着无比沉重的推车过桥,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印的故事;柴王爷用力推车时膝盖跪在桥面上,还留下了膝盖印;鲁班为了救桥,跃入河中,用手托举起石桥,留下了手掌印……

这些传说故事,说明了人们对赵州桥的热爱,也说明了赵州桥的坚固异常。

站在赵州桥上,让我想起了隋朝时开挖的大运河,想起了科举制,想起了隋朝之后的盛唐……

走远的历史,留下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基因和符号,让今天的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望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有一座横跨南北的大石桥,因赵县古为赵州,俗称赵州桥。宋哲宗赵煦曾路过此桥,赐名为安济桥。此名...
    海天明月阅读 418评论 0 5
  • 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有一座横跨南北的大石桥,因赵县古为赵州,俗称赵州桥。宋哲宗赵煦曾路过此桥,赐名为安济桥。此名...
    海天明月阅读 734评论 0 5
  • 11赵州桥文本解读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
    杜香开花2008阅读 2,897评论 0 1
  • 大家好,下面我来说一下赵州桥的传说。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 和主持建造的。 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
    胡孜卓阅读 1,163评论 0 0
  • 被《小放牛》歌词误导的赵州桥 这次之所以决定...
    益德居士阅读 4,49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