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49天。今天想总结一下酒的作用和人们喝酒后的不同状态,简单聊一聊酒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酒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是我们民族文化长廊中的一朵奇葩,诸如“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都透露出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
多少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有酒相伴,曹操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就连李清照也是“浓睡不消残酒”………。酒文化演绎了经典故事,传为千年绝唱。
酒又催生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峰巅之作,李白的“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候”;杜甫的“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苏轼更是“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诗人因酒而成的传世之作,在中国的诗史中不胜枚举。
西方人对葡萄酒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我们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奔涌的主要是白酒。上至国家盛典、神灵祭祀、年结欢庆,下至婚嫁寿诞、友好盟誓、洗尘饯行,必有白酒,没有酒,就不成席。 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心境。
最常见的,朋友聚会喝两杯,走亲访友喝两杯,酒就是引子,使大家有话可聊,有情可抒,活跃气氛。平时说不出来的话借着酒兴可以说出来,平时不善表达出来的感情,借着酒兴可以表达出来。适可而止,微醺状态,是喝酒的最高境界,思维活跃但可控制,话语稍多但属适当,表达充分,加强了沟通和了解,加深了友谊和感情。
最不好的喝酒状态,就是酒多了,兴奋了,话多了,不该说的话说出来了,不合时宜的状态夸张地表现出来了,使整个酒场的气氛尴尬,最后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欢而散。更极端的,还有话不投机,大打出手,伤了感情,伤了和气,失去了聚会的意义。
喝酒高兴时有一些酒令,也是为了助兴,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对公共环境没有“污染”,助兴放松,缓解酒力,亦属正常。
近年来,许多不正常的情况,不断在新闻中看到,喝酒后引起身体不适,或住院输液,或发生不幸,或倒地而卧一夜,冻伤致残等等,使一起吃饭的一桌人唏嘘感慨,或悔不当初,或赔偿“赎罪”,警醒了各位“看官”。
我们有责任把酒文化继续传承,多少年来,白酒为什么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有酒文化浸润在其中,如果我们喝酒时不了解不明白酒中的文化,任由自己的感性泛滥大喝特喝傻喝,破坏了酒文化的智慧和能量,不但不能通过喝酒增进友谊和感情,而且会伤了身体伤了感情,到头来追悔莫及,失去喝酒聚会的意义。
了解酒文化,传承酒文化,文明饮酒,适量饮酒,酒是助兴的引子,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