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三,按我们这儿的习俗,要回娘家,可是天空不作美,只好做罢。
但是有妈妈在的家,永远是家。
每年年前,我从来都没有准备过过年的食材,妈妈每次都会给我准备一份,肉丸、烧肝、饺子馅……其实就是平时回家,妈妈也是大包小包地给我拿。
以前我单位离我妈家不远,我妈经常做了好吃的中午叫我过去吃,韭菜盒子、油圪垛、川汤……都是我不会做的饭,每次我都吃到撑,每次回家,我都会感受到“有一种瘦叫妈妈觉得你很瘦”……
有时候遇到烦心事,我就去我妈家吃一顿,立马就好起来啦!
记得有一次加班,不能按时晚饭,到了饭点,办公室的人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吃,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自己在什么样的地方吃过什么美味,什么样的菜怎么做才好吃。最后一位老大哥说:“无论你吃过什么样的山珍海味,你永远都会觉得自己妈妈做的饭是最美味的,妈妈做的饭,永远都不会厌烦。”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确实如此啊,只要是妈妈做的,哪怕是一碗普通的手擀面,哪怕是一盘平常的白菜粉条,在自己吃来,都是最美味的啊。
我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有一碗妈妈的面,这碗面的滋味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念念不忘,暗自揣摸。我心中的那碗面,是妈妈做的豆角焖面。小时候,妈妈每次做焖面时,我都会站在她的身后,看着妈妈是如何做出这美味的豆角焖面。她在锅里搁上葱花、姜丝,放入豆角煸炒,豆角炒至四五成熟时,加点水,再把擀的极薄切的极细的面条抖落开,撒到豆角上,铺满后盖上锅盖。这时妈妈就要调制提味的小料了,在小碗中放入酱油、醋、葱花、香菜、西红柿小块,再滴入几滴香油,几分钟后,打开锅盖,豆角焖面的香味扑面而来,妈妈一手拿一把铲另一手拿一双筷子,兜着锅底这么一铲,把锅里的豆角和面条拌到一块,再淋入这调制好的小料,搅拌均匀。而这时的我,早已拿着那个绿磁碗在迫不急待地等着了。盛在碗里的焖面,已经没有了汤汁,既不干,又油汪汪的,吃上一口,味道真是莫名的好。每次吃焖面,绿磁碗里都会被我舔的干干净净。
我不知道妈妈做的这极为普通的饭食为何会如此美味,她不是什么大厨,也不懂用何火候如何搭配才能熬炼出食物的精粹,但是,她亲手烹饪的味道,却是天底下最独一无二的,再好的厨师,都没有办法复制。
后来看《大长今》,长今第一次送给爱人闵政浩自己做的点心时说:这是我用诚意来做的食物。想到吃的人脸上的笑容,我就会很快乐。而长今每次比赛都能胜出,是因为她领悟到做出美味的菜肴并没有所谓的秘方,真正的佳肴是用诚心和汗水做出来的。
我也由此想到了妈妈的味道,理解了妈妈能亲手烹制这美味的原因。这味道里,和着妈妈的汗水,承载着满满的爱。这味道,是属于家的味觉,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温暖与眷恋。而这味道,也成为一种情感的提醒: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