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北京?上份工作为什么离职?”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不断被问“为什么”,因为我在年前把深圳的工作辞掉,春节之后来了北京找工作。当被问多了,会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冲动,也会在怀疑中找到简单坚定的力量。
其实被问为什么也正常,在南方生活了20几年,突然想来北方,第一天从火车站出站的时候,呼呼的冷风,直吹得我怀疑人生。
上份工作也并不赖,高级写字楼里面的体面工作,没有非辞不可的理由。
但人生是一场因果,今日果,昨日因。
Part One
这是一个冲动的决定
当三个月试用期结束的时候,行政小姐姐提醒我可以交转正申请表了,我说好啊,其实内心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什么时候开始有想要离职的想法?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只是随着转正时间的临近,离职的念头已经变成了一个萦绕心头无法甩掉的想法,我期待转正的时间可以迟一点,让我不用做选择。
去年我在深圳待了半年多时间,离职前在一家数字营销公司工作,工作了仅仅3个多月,我就辞掉了工作,可能也知道自己太crazy,一直没有和太多的人说。
“数字营销”这个概念已经不新鲜了,相对于传统广告营销,它的玩法也就近两年才借助社交媒体的火爆渐成体系,并压过传统广告,成为营销新宠。
在我加入公司之前,我对此完全没有概念,我分不清“广告”“公关”“营销”的区别,当时对自己的文案功底有自信,再加上觉得这一行很好玩,用了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在面试。
入职后,面试官就是我的上级,每次她指导我工作的时候,都一直说我很认真也很可爱,她后来跟我说,当时就是因为我可爱才招的我,这么认真可爱的人,值得一个机会。
工作的前几个月是我最开心、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光,团队里我最外行,就感觉每天上班是去清扫你的盲点,上班真的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累了就去看手绘师画画,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慢慢在笔尖呈现,“すごい!”(sugoyi);没事可以看看视频,追剧、广告两不误。
在年轻的时候,有在创意型公司工作过的经验挺好,一群最有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反而包容性更强。我感觉我性格中的幽默隐性基因就是在这段工作中激发出来的,天知道我以前多么严肃。
可生活随时都会脱轨,也可能就没有正轨,团队突然解散了,我被并入到其他部门。不过这样的调整,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影响应该来说是不大的,但我的生活就是失控了。
从团队解散开始,我感觉我的生活一直在面临分离。之前我在深圳有两个好朋友,男朋友也在深圳,生活过得很开心;可以说在深圳的时光,我没有感受到一点压力,一种无忧无虑的自由,没有规划,就随心走。
我和朋友住,下班回去有晚饭等着你,或者下班路上就在讨论晚上吃啥,对于一个不会做饭,又最爱家常菜的人来说,和一个会做饭的人生活在一起,真是莫大的幸福。
周末的时候,不想出门的话,就和朋友一起窝在家里,看看综艺或者电影,聊聊一周的工作压力。如果感觉太闷了想出去,就找个商场或者公园出去逛逛,有时候一个人也会去逛逛书店。
男友的工作就比较忙了,但他早下班的话,会一起吃晚饭,或者跟他去他朋友那串个门。他朋友也很会做菜,而他不会。现在回想起来,两个不会做饭的人,没事就去朋友那蹭吃,还真的是只属于年轻的幸福时光。
团队解散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我和朋友的离别。其中一个朋友已经把深圳的工作辞了,就等一起跨个年然后离开。当初我去深圳,是她接的我;现在她离开深圳,我目送她远行。
跨年夜,我们许下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但当她真的走了之后,我觉得深圳好陌生,好像被生活一把推开,变成了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我不太想去争取什么,努力工作只是因为这种约束,不会让我的生活彻底失控。
但在工作之外,我对生活的不满,已经扩充到任何细枝末节;比如,“每天挤两趟地铁,地铁下来还要小跑10分钟路程”的上班旅程,对我来说就是煎熬。
任何小细节,我都无法忍受。我开始无法忍受男朋友的生活只有工作,他选择让工作占据了他所有的精力,到最后他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吵,就安安静静的。”
我做不到,只有争吵才能发泄我的不满,他从来不和我吵,可无言的沉默,让我彻底否认自己。一场争吵从头至尾,都是我的独角戏。蛮横属于我,痛苦也属于我,内疚还属于我。
我开启了自毁的模式,就是为了给我的争吵找一个理由。喝酒喝到大醉,我哭着告诉他,我知道我的脾气不好,但我无法控制自己。我半夜两点摇醒他,告诉他,要么他走,要么我走,我不想和他在同一个空间。
我甚至情愿他打我,而不想看到他眼底的失望,因为这就像是理智的我,看着眼前这个自己在猴耍戏,很失望。
我开始厌倦工作,在近4个月的时间我看了很多综艺,不是说综艺就不好,但是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时间,我本来应该看场电影享受时光,看着综艺里面他们神经质一样的表演,我很无感。它不能给我快乐,也没有养分。
那个曾经很青春阳光的自己,变得很阴翳;而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有一天,我和我妈视频,她突然说,你穿的衣服怎么那么丑。
我一看还真是,很暗很土的颜色,宽宽松松地罩着自己,就像一坨肉裹在麻袋里,没有任何美感。
我和男友认真地谈了一次,我跟他说,我可能并不喜欢这个行业,一开始是觉得它很好玩,现在它给我的成就感是让我觉得我在进步,我的生活在变好,但可能我并没有那么喜欢它。
他并不能理解我对工作用“喜欢”来衡量,他的价值观是喜欢的事情叫做爱好,工作是让你在社会上活得体面。
但对我来说,如果内心很煎熬,体面没有任何用处。我不想解释什么,只是和他说,我在年底会辞掉这份工作,明年不会来深圳。
“那你想去哪?”
“可能北京吧。”
他没有留,我也不想问:“剩下的时间,我不会和你吵。”
“可以啊,明年你不来深圳的话,那我住公司的房子里去。”
呵,还是他比较绝,直接斩断了我所有的退路。我觉得这样的他,特没劲儿。
在公司年会举行完之后,手上的项目也差不多收尾了,我向我的新领导提了辞职的事。他很诧异:“为什么?真的想清楚了吗?”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嗯,我在深圳没什么朋友,年后应该不来了。”
其实这个领导教给我很多东西,作为行业内的老人,他的经验或者知识是有体系的,他把本质教给下属,我很受益匪浅。广告不仅仅是“凑热闹”,最好的广告一定是融于生活的,以后不再这行了,但他教给我的东西,我不会忘。
真的从公司离职的那一天中午,我躲在楼道里哭了很久很久,楼道很少有人走,特别是高层的楼道。真的要离开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做这个决定,是多么冲动。
它是一种逃避,对于现状不满的逃避。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挺好,但如果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很可悲。
我辞职是因为我要离开深圳,那为什么要去北京,我没有找到一个非去不可的理由。
最后回家前收拾东西的时候,也是最伤感的时候。朋友们都已经回家过年了,他也回家过年了。你的离开没有人送行,没有任何仪式感,生活很直白地告诉你,你不过是一个逃兵,并不勇敢。
Part Two
这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
在家休整了一个春节之后,我来了北京,因为我没想过具体会遇到的困难,所以我感觉一切都不是困难。
只有面对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踩的是坑,还是雷。第一个困难就是冷,北京的风是真的大,我买了一条厚厚的围巾才敢出门,不然那个风从衣领里面灌进来,那种冷很刺骨。
我记得来北京的第一天我就感冒了,不断地流鼻涕,大半个月都没见好。例假来的第一天,以前腹部的阵痛还能容忍,那天直接就是在床上冒冷汗,等中午的时候,已经是湿透了一件衣服,挣扎着起来到楼下吃了一碗鸡蛋面,然后又回去裹着棉被,身体里面有了暖意,才感觉舒服了一些,而那天湿了两件衣服。
北方的饮食,我也要适应。油饼、火烧应该是北方早餐的标配,但好干啊,早上吃得这么实在,感觉胃一下子就张开了,午餐、晚餐都会不自觉多吃。边上几乎没有饭馆,我在楼下的清真餐厅,连续吃了一个礼拜的盖饭或者拉面。
特别怀念在家里,好好吃顿饭,后来我买了个平底锅,自己做饭。味道如何,已经不重要,这种形式感更重要,就觉得菜就是菜,饭就是饭;这顿吃好了。
最大的麻烦是找工作,以为自己有过影视相关的经验,也做过广告营销,找份影视宣发类的工作应该不难,结果前半个月,影视公司最多就是打电话来问一下,我连去影视公司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北京,给天真的人下了个马威,告诉她,你的勇敢其实是莽撞。
但如果生活是敌人,我可以认输,但绝不认怂。
为了得到影视公司的面试机会,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也开始认真做准备。我每天都会去找影视营销类公司,然后研究他们的案例;看了电影之后,我也逼自己一定要写影评。事情有了转机,最后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影视类工作的面试机会。
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会怀疑自己,被一家公司拒绝了,就像被社会否认了一样。但在怀疑中,我也逐渐认清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而来。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些感伤的事情,刚来北京没几天,我一个在北京很久的朋友要离开了,那天我去送他。我问他,真的不考虑留下来吗?他说,不了,北京太挤,以后可能会回来,但不是现在。
车站里迎来送往的人很多,我目送他检票进站,就在想,每天都有人相聚,也有人别离,我们都在寻找更美好的自己。
我来北京,并没有告诉很多人,也没想去联系谁,所以日子过得很单调。在这段时间,陪在我身边的,是我两个闺蜜,她们看着我一直折腾,也每次在我无措的时候,支持着我。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能有这样的友情,很珍惜。
还有他,他主动联系了我,我很开心。在这段时间,他变得特别温暖,和在深圳完全就是两个人,主动嘘寒问暖,当然是直男式表达“在吗”“干嘛呢”“今天怎么样”,我无论说什么,他都会肯定我。
这段时间很感激他的陪伴,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无问西东》,陈鹏对王敏佳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
离开一个人太容易了,真心喜欢一个人却好难。好像每次陪我走过谷底的人,都是他;有时候我大胆地向远处飞翔,可能也是因为相信有一个人会给我托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三月底,我终于等到了我的惊喜,去了一家出品过院线电影的公司,做记者的工作。在一个喜欢的行业,做擅长的事情,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当我把好消息告诉朋友,几个从大学就认识的朋友一致说:“这工作适合你”“你最终还是去了北京,挺好。”
我以为我是因为离开深圳,才选择去北京;可能实际上是因为想去北京,才选择离开深圳。
离开深圳,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但来北京,是因为早已在心底种下了种子,而它终于发了芽。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都在寻找一个自己热爱的东西。那什么是真爱?放手之后还能回来的,大概就是真爱。我当时不做记者的时候没觉得不舍,现在它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回归到我的生活,并给予了我一个很好的起点。
我和他带着对彼此的怨念分别,却在最冷的冬天相互依偎取暖。我问过他,当时为什么一定要吵架?为什么等我来北京了,才愿意关心。
他不肯说,用“一时鬼迷心窍”搪塞了过去,我不想再去追问。
春天早已悄然而至,新的生活已经开启,那个认真又可爱的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