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3小教理 林晓婷
故乡的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树,它是我童年记忆中一抹鲜亮的色彩。
春天,枇杷树在微风中渐渐苏醒。细长的新叶从枝头钻出,嫩绿嫩绿的,带着一股清新劲儿。几场春雨过后,叶子变得愈发翠绿、厚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那满树的绿叶,像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画卷,生机勃勃,宣告着生命的力量。
到了四五月间,枇杷树就悄悄孕育出了果实。起初,它们只是米粒般大小,藏在叶片间,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枇杷一天天长大,先是变得像小拇指肚般大小,颜色也从淡青转为淡黄,再逐渐变成金黄。这时的枇杷,宛如一盏盏小巧玲珑的灯笼,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压得树枝都微微弯曲。
枇杷渐渐成熟,我和小伙伴们便每天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的果实,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大快朵颐。终于有一天,大人说可以摘了。我们欢呼雀跃,搬来梯子,迫不及待地爬上树。我小心翼翼地拨开叶子,挑选那色泽最鲜亮、个头最大的枇杷。轻轻一拧,枇杷便落在了手中,带着一层薄薄的绒毛,泛着诱人的光泽。
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枇杷,金黄色的果肉瞬间展露出来,汁水似乎都要溢出来。放入口中,轻轻一咬,清甜的汁水在味蕾间迸发,那滋味,既有恰到好处的甜,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美妙的口感。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枇杷核和果皮,我们吃得满嘴都是汁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除了直接吃,奶奶还会把枇杷做成枇杷膏。她将枇杷洗净、去皮、去核,把果肉和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小火慢熬。整个院子都弥漫着枇杷的香甜气息,令人垂涎欲滴。经过长时间的熬制,枇杷变成了浓稠的膏状。等到夏日酷暑时,舀上一勺枇杷膏,用温水冲开,喝上一口,清甜润肺,那股清凉能一直沁入心底。
如今,离开故乡多年,每次在街头看到卖枇杷的摊位,我都会停下脚步,买上一些。可吃着手中的枇杷,总觉得少了几分儿时的味道。也许,那味道里承载的,不仅仅是枇杷的香甜,更是故乡的温暖、童年的欢乐,以及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故乡的枇杷树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每当想起你,就仿佛回到了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小院,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愿时光能再慢些,让那棵枇杷树一直繁茂,让那些美好的记忆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