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老爸和小朋友送回老家了。因为我使用的机票要在航班关闭后仍有空位时才能上去,此时春运大幕已经拉开,机场人潮涌动,很多航班一座难求,等待的焦虑自不必说。等他们进了安检通道,我马上去楼下的工作人员通道,由于不熟悉走了冤枉路,待我喘着气到登机口时,他们已经到玻璃门外面,泉泉隔着玻璃挥着小手跟我说,妈妈,一个月之后见!我控制不住地一下子眼泪就上来了。
等到摆渡车开走,又饿又渴的我忍不住买了罐可乐。我爱喝可乐,出于健康原因又不敢多喝,只是在特殊的时候犒劳自己一下。
瘫在候机楼的椅子上发了半天呆,机场,车站,码头,我觉得这些地方都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也许是乡愁吧。
头顶的广播不知疲倦地提醒登机,身边一拨拨旅客来了又走,有恋人在吻别,有大包小包的妈妈推着婴儿,有回乡的老人,有人看书,有人玩手机。有人一身短打想必去热带岛屿游泳,也有人穿着厚厚的装备估计去高纬度地区。有人兴奋,有人悲伤,更多的人一脸漠然。
一直在犹豫春节要不要回家。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似乎是中国人的信仰。寒假很短,回去太折腾,又很难下决心不回去。春节临近,内心纠结,小朋友回家在即,一种也许是乡愁的情绪又在萦绕着我。
其实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是没有乡愁的。不像古代那样相隔遥远,飞机、汽车、高铁,可以迅速把人送到故乡。也不会有古人那样绵长的思念,微信,电话,已经把这些距离感都消除了。Rita说得对,这个社会已经全民娱乐化。说乡愁,未免有点矫情。
三天前老爸过来把小朋友接回去过寒假。他还小,我们俩上班,白天没人带,一到寒暑假就要老爸来回接送。老爸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了,每次都是当天开车四五个小时,再飞四五个小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八千里路,风雪兼程。每念及此我都忍不住眼窝潮湿。亲情于我,总是非常厚重的感觉。
常年在外,已经习惯了外面的生活,和老家的人,似乎已经在两条平行线上的生活。短期回乡,似乎有观光旅游的感觉,即便春节回家,总是洒扫完毕,一桌好菜,烟花盛放,而我看不到参与不到为了这个春节所做的准备工作,我只是那个“掐尖儿”的人。
是的,我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回不到那个在土路上行走的孩子,也不可能回到童年,不可能回到少年,不可能回到我们市里那所中学了。
我回不去的忧伤,丢失了很多岁月的忧伤。小伙伴们渐行渐远的忧伤。
像河流一样奔流,像风儿一样吹过。
空间的距离,机票可以解决,微信可以解决。时间的问题,任谁也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