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 人力资源硕士三年级在读
- 北京某国企人力岗位实习生
- 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1. 你刚刚得了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你的心情如何?你认为这些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共同的优点是什么?
很平静,上台前就开始回想从本科到研究生整个阶段这些年的经历。和其他各个学院的获奖者坐在一起,有时感觉自己不属于这群人,或许他们也有这种感觉。
眼神专注,心态平和,抓住机会就去折腾,很多人喜欢去做公益的事情。
2. 你最常推荐别人的一本书或者影视剧是什么?推荐的原因?
《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和《鲁宾逊漂流记》有一些共同之处,就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要反抗去折腾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很有代入感,当产生共鸣之后,在不经意间,它就可以映射到你的生活。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提示就是生活不要太追求稳定,不要过太佛系的生活。
3. 在近半年,你花费1000元左右购买的什么东西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目前你有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你感觉会对产生较大的影响?你为什么会对这个东西心心念念的?
我在北京花2000元租了一间房子。在北京,我有同学在金融街工作,他们赚得比我多,他们有的会选择住在昌平区的北四村,下了班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回家,有的同学会和其他人合租地下室。也有的同学就是想他的收入要和他的生活相匹配。当然很多虽然收入不低,但是压力大,迫于未来的打算,就先委屈一下自己。我当时一开始租房就找了一个中档的房间,房租是超过我的实习工资的。就比较直观的,《欢乐颂》里面的三个女主如果不租这么高端的公寓,他们能认识旁边这些高端的人吗?他们的人生会出现这么多转变吗?所以说你不要看现在的收入和现在的处境,你要把眼光放远了,你把它看成你想要活成的人。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里,你想活成什么人都行,北四村的出租屋地下室也能容纳你,但是那样的话你会感觉你不属于这个城市,怎么让你属于这个城市呢?那就是过这个城市的人的生活。住的舒服,心情也舒畅,当把自己这些生理需求满足了,你再去做提升自己的事情或者仅仅是去工作,你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公寓就在我公司旁边,走着就十几分钟,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
想买一台苹果笔记本。
4. 你有没有一件失败的经历促成了你后来的成功?它是怎么影响你的?
研一的时候我的导师在香港交流,远程遥控,我就处于很放松的状态,到了研二各种评比的时候,发现自己研一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当看着周围人拿各种奖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研究生生活过得很失败。但是到了研二了,时间这么紧了,心里就想,还有可能吗?挫败感就很强。我本质上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受到刺激之后就会激发出我的一些东西。然后我就去干,然后就出来成果了。其实有些东西,你不去实践,你就不会知道,那些东西其实是很容易得到的。关键是你去干还是不干的问题。
5. 有没有一句对你影响特别深远的话?可以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也可以是别人说的话。
better ! Better ! BETTER ! 从小写,到首字母大写到全大写。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现在是一个小的better,等你变好了,就可能是指数级别的成长。当你站在目前好的位置上时,无形之中就有了压力,你只能变得比现在更好。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挺文艺的一句话但是想想是挺有道理的。人们都渴望被关注认可,被认可的前提是你先让自己盛开了。当你优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有人来找你。之前我也觉得这八个字矫情,但现在很认可,你想要别人关注你,那你就先盛开了。
6. 你做过的最有价值的投资是什么?可以是金钱,时间,精力或者是其他。
今年寒假的时候用半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因为那十几天,一是自己憋了一股劲儿,第二是想证明自己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像闭关一样。过年家里比较热闹,那你怎样让自己在这十几天里面写出一篇论文呢?我没有把论文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我就想把时间给管控好。那段时间真的是全天连轴转,一篇论文在学校里面写,老师会给三个月的时间来形成初稿。这是我过过的最有意义的新年。人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儿来。
7. 你喜欢的一个不同寻常的习惯或者是一件荒缪的事情是什么?(怪癖)
睡懒觉。之前高中被要求六点半到的时候,我的一天都是废的,后来我就踩着点去,这样对我来说就是效率。现在,但凡有重要的事情,我一般都会睡到九点,让自己保持一个充沛的精力。
8. 在最近五年,有什么新的信仰,行为或者是习惯极大地提高了你的生活?
学会了拒绝。学会拒绝的前提是自己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如果你欠缺某方面的东西,当你去拒绝的时候,事实上有时候是在逃避的。当你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拒绝还是有价值的。学会了拒绝之后,会让别人更加尊重你,别人会知道你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随便的人,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你是一个有态度的人。当一个好好先生反而会让别人看低你,你自己做什么事情也都拧巴。当你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好人,有一天你撒手不干了,别人还会埋怨你。摆出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个性来。不要拖泥带水地拒绝,不行就是不行。
9. 你有什么要给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建议?你认为他们应该忽略什么样的建议?
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你的能力超乎你想象。把自己定位高一点儿,别将就,能往高处去,别往低处来。也不要受家庭的各种制约,你要赢取家庭对你的支持。自己要走的路,自己选择,走下去,即使出现了偏差,只要认定了,你就会不断地进行修正。
对工作了的人,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作为员工,领导作为领导,工作上我们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人格上是平等关系,不要变成一种屈从关系。我现在看到的是很多员工还是顺从,就算有万句怨言,也不敢发声。比如,下班时间到了,你的工作也做完了,但是领导还没走,大家就都不敢走,即使有很重要的人正在等自己,宁可让他们等,也不敢按时下班,或者跟领导提出需求。工作中,该亮出自己的需求就要亮出自己的需求,划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就说目前我这份实习工作。之前所有的实习生来实习,要写论文答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请一个月假的,大家都是挤着晚上或周末的时间来写。我权衡了一下,这样我也能完成论文,但是论文的质量,那肯定是难以保证的。我不希望我唯一的硕士论文将来被挂到网上是以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去呈现。我就去跟领导请一个月的假,当我跟领导说了之后,你会发现领导很理解。同事知道了之后很吃惊,他们可能想,我当时也有这个需求,但是我没有提出来。千万不要让别人觉得人家给了你一个实习机会,好像你就高攀上了。一旦有了这种姿态,你就永远被别人压着。
另一点就是要学会和领导要资源,领导永远不知道你缺什么。我记笔记比较慢,领导说话很快,开会的时候我实在跟不上,我就跟领导说,我能录音吗?领导说可以啊。还有一次,领导也是说话很快,她看着稿子读,别的同事都在记,我跟不上,干脆就放下笔,认真听了起来。领导看出了我的意思,直接说一会儿把稿子给你。如果你不表达出你的需求,领导就会觉得你都记全了,不需要了。
10. 至今为止,你听到过哪些糟糕的建议?
做人要低调。中国人太多了,你要是低调的话,就算你有点光芒,也被自己掩盖起来了。大家走在路上,就是一模一样的,你不说出来,你不贴个标签,大家都不知道你怎么样。我这次得校奖,以前的话,我不会发个朋友圈去分享。但现在我想,我用了这么多年时间得到了这个奖,我怎么就不能发出来去分享,去证明我自己的能力呢?大家看到之后,不管他们怎么想,他们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水的人。人家给你的定位就会是,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大家知道了你的能力,那一些机会就会跟着来了。人生就这么不可预测,你不知道什么机会就会找到你。那如果你低调了,把自己的光芒掩盖了,那你得到了这些东西是为了啥呢?在咱们这个阶段,有什么成就和能力就要亮出来,人都喜欢和优秀的人交往。
11. 当你倍感压力,注意力不能集中时,你会怎么做?这个时候,你会问自己什么问题?
一是继续压力大下去,越难越上。二是实在感觉压力很大了,那就出去逛逛,和朋友约个饭,找个人倾诉一下。但是第二点属于借助外力,不是很好。因为当你压力很大的时候,说明你能力难以满足了,而当你去借助外力的时候,可能你的能力一时半会就提升不起来了,但这也是合作的意义。
12. 你特别渴望获得的一项技能或能力。
学会PS。还有就是如果能从头再来的话,想学理工科,平时再多接触一些人文类的知识。
13. 你觉得你换了发型之后除了外表上之外,心理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别人看到我之后会觉得我成熟了,我自己从心理上也觉得自己成熟了,换了发型之后,我感觉更顺了。刚开始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还调侃我,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我自己也习惯了。我一老师就对我说,从你换发型的那一刻起,你内心一定发生了变化,内心有了变化才会去动发型。有时人需要把自己的外在打扮打扮,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衣着得体。
总结:
不要太关注现在的收入和现在的处境,把眼光放长远,从现在开始就按照自己想要活成的那种人去生活。
有些事情,你不去做,就不会知道,原来也没那么难。关键是你干还是不干。
人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儿来。
如果你欠缺某方面的东西,当你去拒绝的时候,事实上有时候是在逃避的。
不要当一个来者不拒的好好先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当你学会拒绝之后,别人会更加尊重你。摆出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个性。不要拖泥带水的拒绝,不行就是不行。
你的能力超乎你想象。把自己定位高一点儿,别将就,能往高处去,别往低处来。
不要受家庭的各种制约,要赢取家庭对你的支持。
工作上我们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不要变成一种屈从关系。该亮出自己的需求就亮出自己的需求,划分清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不要太过低调,该亮出自己就要亮出自己。当外界注意到你了,机会慢慢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