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请人帮忙和帮人忙之前,我会先审视一下:
首先,求助事件得是一个“忙”。我相信一般的求助者,都是有一件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才会求助别人,自助是人之本能和义务,自己能做为什么还要麻烦别人呢;然而,我也经历过一些自己本来可以做却要请别人来帮忙的事情,作为求助者,我在事后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帮助者的不太爽,作为帮助者有一种自己的时间被别人绑架后又被当定义成毫无价值的感觉——这事儿明明他可以做,为什么来浪费我的时间。
其次求助事件得是一个帮助者有能力帮的事。快速精确地定位出怎么样的忙谁有能力帮,求助者如果具备了这项技能,那对双方都是一桩美事。
当一个确实需要帮助的事情出现的时候,且帮助者有能力帮的时候,还应该考虑,求助事件对帮助者而言是个值得帮的忙。这一点主要考虑对帮助者的意愿度和求助者求助成功的可能性。且不仅仅假定帮助者是一位隐性的功利主义者,求助者也应该考虑清楚,让帮助者单方面输出,而没有任何回报,这是极不平衡且难以长久。真正的happy-ending 是,双方或者多方形成共赢的局面,或者结果至少也是正和的。只有这样,帮助者才有可能会考虑帮助,而求助者才更可能获得帮助。
提供充分条件,减少帮助者的阻力。这一点也是求助者需要考虑和落实的,给帮助者提供自己能提供的所有资源,在只需要东风的时候没有必要让人家再来一遍万事俱备。除了客观上的支持之外,主观上的不干预也很重要。如果要请别人帮忙,求助者在提供帮助者所需资源和注意事项信息后就按照帮助者的思路来推进。在帮助过程中,除了偏离和越底要进行纠偏和提醒外,要给予帮助者充分的信任,尊重他的思路。我曾以帮助者的身份遇到了喋喋不休的求助者,好像我是被帮助了一样,心中无数句“你行你上”的不满飘过。说到底,提供帮助是帮助者的能力延伸,也是他展示自我的重要一步,求助者如果无法体悟到这一点而在一旁不断指点实在是不礼貌的行为。
帮助者的选择和达成同等重要。对于帮助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接受求助者的请求是一个分界点,接受之前是主动的,接受之后变被动了:接受之前,帮助者有权利根据前述规则判断是否这是个需要帮,值得帮以及有条件帮的忙,更可以决定这个忙是否要帮;可如果接受了别人的请求,那就仿佛是定立了一份契约,就得全力施,完成帮忙。我们似乎从来都在强调接受帮助之后的信守承诺,但其实充分行使接受求助之前的选择权利同等重要。
“言必行,行必果”。古往今来,有无数人重诺守信,必要时甚至不惜性命,当然这些仁人志士也都名留青史,高居道德榜。给别人帮忙并且竭力达成的必要性和崇高性毋庸置疑。然而,我所要强调的是,如果因为某些客观因素影响而导致帮助者无法完成目标时,帮助者应该及时向求助者反馈,寻求新的思路,如果帮助者自己无法处理也没有和求助者及时沟通而耽误求助事项,这是应该避免的。
所谓“出门靠朋友”,今天的社(jiang)会(hu)更是一个大型人脉圈,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是必要且无法避免的。本文就二元帮忙问题在理论方面进行了讨论,仅作为纯理论上的参考。
另外也是抛砖,若能有幸引来美玉,也是幸事。
清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