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夏日,学习觅清凉

      赤日悬空,蝉鸣聒耳,今天又开启了酷热模式。

      上午八点十分,来到偌大的报告厅,新教材培训的会标已经呈现在舞台上方,蓝底白字清新醒目,几个老师凑着会标合影留念,负责拍照的老师弯着腰举着手机一本正经,合影的老师穿着得体,满面笑容。

      放眼望去,偌大的报告厅已经坐满,每排即使有几个空位,也已经有人提前占好,桌子上放着的一本书或一杯水就是标记。

      感谢新乡的几位老师提前帮我们占座,才有了第三排正中间的最佳位置,看得清听得清拍照方便。

      天气炎热,却挡不住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

      聆听了新修订教材培训的几个讲座,对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的讲座印象深刻,张教授以《教好语文统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题,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课教学建议

      二、抓好语文基础,重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

        三、全面落实教材要求,着重处理好两组关系

      张教授重点讲解了现代文阅读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

        张教授强调,要把修订教材中的每一个字当作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研究单元导语: 把握单元教学重点,明确教什么;接着研读课文:确认教学价值,知道为什么教;最后研读教材中的练习、活动设计和提示:落实每一项要求,清楚怎么教。

        那么教师怎样研究课文或精读课文,才能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呢?可以追问自己这样七个问题。

      1.对课文中的字词能够准确认读和理解吗?

      2.每段、每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都能说清楚,或大体说清楚吗?

      3.能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吗?

      4.读文学作品能在头脑中出现其中的情景和形象吗?

      5.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吗?

      6.能独立给教材(其中片段或全篇)写出“解说”吗?

      7.能提炼出理解全文必须要解决的几个要点问题吗?

      教师事先精读课文,解决以上七个问题,就能准确解读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如果一个单元这样精读一篇,那么六册教材就可以精读三十六篇课文。如果有这三十六篇课文垫底,就练好了教学基本功,那么无论单篇教学还是单元教学,抑或学习任务群设计,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对新教材教什么怎么教成竹在胸,学生对学什么怎么学就会心中有数。课堂教学质量,何愁不能提升?

      时光匆匆,每天都有值得留住的小细节,小美好,小收获,小感触,希望自己能够用文字挽留住悄悄流逝的时光,在心中永留美丽的风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