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文章,
向来极简主义。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内心里矫情一些,但是说话少,思维大条,做事也不愿拖。又是一个随意的人,想干就干,不想笑就不笑,瘫在床上瘫一天。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写出来的东西字都很少。也没有什么逻辑思维,想起什么来,就写什么。
平常也是这样,不管是偶尔的灵感或是其他大多四五句,若是想多几句,就得在草稿纸上画画写写数遍。这时我就发现,有时候修饰完了的、补充过了的句子,不知道为什么,就像个一个穿着白衣服的男孩,干干净净,偏偏脖子上带着一根大金链子。
什么“鹅毛般的大雪扑簌簌地在北风中舞蹈”?大笔一挥,六个字:“雪终究还是下来了”。
三个字,四个字,甚至就一个“哦”字,里面就有不知道多少种情绪,这些东西哪里是用人话能表达出来的。
高中的一场雪,一次拥抱,一次聚餐,一场考试,在我这种鱼的记忆里被深深地镌刻。我不知道未来的我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忘,我只是笃定,曾让我深深被感动的东西,也能带给别人想法。
就像在茫茫人海里一眼看见你,就知道你是我的同类一样。
贴上去,寻找的是能在心灵中有共鸣的人,不找喷子,也没必要是精品作者。没有什么意图。
没有经历这样的故事,一个文章写的再好,也不能触及人皮肤。我也不是为了让读者用零实践增长我自己的经历而写一些文章,再精妙的纸上得来,还是终觉浅。
这样想想还是作家们的书过于高深,世间能把事物详详细细而又不连篇累牍地描绘出一个事物的美作家不在少数,甚至身边好多同学也都擅长,有几个还在省报上发表。说来实在是不太适合我这种智障一样的大脑。
我希望有人既然能立下壮志翻阅一片大海,那也请他把这大海里所有的水滴都看遍。